[实用新型]一种地铁车辆基地消能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82661.8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41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袁媛;周楠;余佳;钱坤;陆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31/08 | 分类号: | E02D31/08 |
代理公司: | 11316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台 安装板 转动座 柱体 桩体 本实用新型 地震能量 板体 地基 减震 消能减震装置 基地 垂直设置 地铁车辆 对称设置 缓冲机构 建筑结构 抗震性能 柱体嵌套 上表面 下表面 缓冲 嵌入 平行 垂直 安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铁车辆基地消能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桩体、承台、柱体和安装板;所述桩体垂直设置在承台的下表面上,所述桩体与承台均嵌入地基内;所述安装板平行于承台,所述安装板垂直于柱体嵌套的柱体上;所述承台的外侧对称设置有若干个板体;所述板体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一转动座,所述安装板的下表上设置有第二转动座,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一转动座与第二转动座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各个结构的设置可对基地建筑的柱体进行任意角度的减震和缓冲,实现消除地震能量,进而可避免地震能量对基地建筑的结构造成破坏,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增加建筑的抗震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能减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铁车辆基地消能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地铁车辆基地是地铁线路必备的重要配套设施,主要用于地铁车辆检测、维修、清洁和运营保障,通常情况下,地铁车辆基地占地较大,其建设用地规模与列车检测、停泊数量直接相关。
现有技术中地铁车辆基地采用传统的抗震方法,通过建筑上部结构和基础牢牢地连接在一起,此方式的缺点在于:地震时地面运动能量经过基础作用于上部结构,致使建筑的结构发生振动、变形,甚至倒塌,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抗震方法容易造成结构发生振动、变形,甚至倒塌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地铁车辆基地消能减震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地铁车辆基地消能减震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地基、桩体、承台、柱体和安装板;
所述桩体具有若干个且桩体垂直设置在承台的下表面上,所述桩体与承台均嵌入式设置在地基内;所述柱体垂直设置在承台的上表面上;所述安装板平行于承台,所述安装板垂直于柱体嵌套的柱体上,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与柱体之间设置有若干固定板;
所述承台的外侧对称设置有若干个板体,且板体均设置在地基内,所述板体的下表面上垂直连接有一对杆体,且杆体的底端均安装有混凝土块;所述板体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一转动座,所述安装板的下表上设置有第二转动座,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一转动座与第二转动座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
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套管和伸缩杆,所述套管的底端与同侧的第一转动座铰接,所述伸缩杆的顶端均与同侧的第二转动座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的底端均延伸至同侧套管的内部并安装有限位板,每个所述限位板的底壁与同侧套管的内壁安装有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座或第二转动座与板体之间安装有一对锚杆,每个所述锚杆的底端均延伸至板体的内部并安装有限位块,每个所述锚杆的顶端均螺纹连接有螺帽。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呈L形结构,所述固定板的横板和立板上均安装有螺栓,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与安装板和柱体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各个结构的设置可对基地建筑的柱体进行任意角度的减震和缓冲,实现消除地震能量,进而可避免地震能量对基地建筑的结构造成破坏,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增加建筑的抗震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铁车辆基地消能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铁车辆基地消能减震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地基、2桩体、3承台、4柱体、5安装板、6固定板、7螺栓、8板体、9杆体、10混凝土块、11第一转动座、12套管、13伸缩杆、14限位板、15弹簧、16第二转动座、17锚杆、18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826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