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态型建筑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82622.8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3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韦成明;顾庆荣;胡晓倩;杨勇;韦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大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4/46;A01G27/00;E04D13/00;E04D13/16;E04D11/02;E03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型 建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型建筑,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包括有楼体,楼体的楼顶设置有植物种植区和雨水存储区;植物种植区包括有围挡以及设置于围挡内的种植基,种植基包括有依次叠置于楼体上的土壤层、过滤层以及基层,基层靠近楼体的楼顶设置,且基层与过滤层之间夹设有蓄水层;雨水存储区包括有与蓄水层相连通的储水箱。在建筑结构的楼顶种植绿化植物,且浇灌水或者雨水可经由土壤层吸收后再流入并存储于蓄水层内,且蓄水层内多余的存储水可流至储水箱内存储,储水箱内的存储水可重新用于绿化植物的浇灌或者其它用途,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特性,且蓄水层与储水箱的使用,达到了收集存储水体,并降低土壤流失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型建筑。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以及社会的高速发展,建筑与周围环境的有机结合,建筑内环境的自然调节,建筑的绿色节能节水等方面,愈来愈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情况下,在建筑物或者建筑结构的楼顶铺设土壤,并在土壤上种植绿化植物或者园艺花卉,以形成楼顶绿化区域,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楼顶铺设形成的土壤层的储水能力有限,造成浇灌水或者雨水的大量流失,且水体流失过程中携带土壤排出至楼体外,严重影响楼体绿化的效果,现有技术存在可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型建筑,通过在种植基内设置蓄水层,并在楼顶设置与蓄水层相连通的储水箱,且蓄水层与土壤层之间设置有过滤层,从而达到收集存储水体,并降低土壤流失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型建筑,包括有楼体,所述楼体的楼顶设置有植物种植区和雨水存储区;所述植物种植区包括有围挡以及设置于围挡内的种植基,所述种植基包括有依次叠置于楼体上的土壤层、过滤层以及基层,所述基层靠近楼体的楼顶设置,且所述基层与过滤层之间夹设有蓄水层;所述雨水存储区包括有与蓄水层相连通的储水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建筑物或者建筑结构的楼顶种植绿化植物,且浇灌水或者雨水可经由土壤层吸收和过滤层过滤后再流入并存储于蓄水层内,且蓄水层内多余的存储水可流至储水箱内存储,储水箱内的存储水可重新用于绿化植物的浇灌或者其它用途,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特性,且蓄水层与储水箱的使用,达到了收集存储水体,并降低土壤流失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水箱在竖直高度方向的位置低于所述蓄水层在竖直高度方向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水箱的安装位置低于蓄水层所在的位置高度,则蓄水层内的存储水可自然向储水箱内过渡,有利于储水箱的收集存储作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植物种植区的上方架设有喷淋管,且所述喷淋管与储水箱连通有压力浇灌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力浇灌装置可抽取储水箱内的存储水,用于浇灌植物种植区内的绿化植物,即实现了浇灌水的循环利用以及雨水的再利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水箱与蓄水层连通有引流管,且所述引流管上连通有过滤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水层内的存储水可经由引流管流入储水箱内存储,且在此过程中,过滤管起到过滤存储水中的泥沙等杂质的作用,从而达到保护压力浇灌装置以及其余装置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水箱的侧壁上靠近其顶部的位置处开设有溢流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储水箱内的存储水收集满时,存储水即可从溢流口处排出至储水箱的外部,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平稳正常运行;且溢流口的开设位置,有利于减少灰尘等杂质的进入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层的底部朝向储水箱的方向倾斜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大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大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826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道路桥梁裂缝加固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防积水的阳台建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