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肥生产造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81396.1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7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典禄;张钰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昌田丰源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 |
代理公司: | 金昌锦科标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3 | 代理人: | 胡志凤 |
地址: | 7372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生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肥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肥生产造粒装置,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肥生产造粒装置;其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方通过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连接有混料管、造粒管、加热管和冷却管,所述混料管与造粒管之间通过连接轴承连接,所述混料管与造粒管为相同内径;其有益效果在于:复合肥的原料从原料进口倒入混料管,在混料管内在第一螺旋输送片混合输送后从造粒管的抛粒孔抛到造粒网上,混合后的复合肥原料在高速离心力和造粒网的作用下成型为复合肥颗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肥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肥生产造粒装置。
背景技术
复合肥生产多使用测土配方测出土壤的养分情况,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的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通俗讲,就是在农业科技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和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的目的。
目前,复合肥造粒生产的方法及设备主要有高塔熔体造粒和转鼓造粒两种方式。其中,高塔熔体造粒必须有一定的高度,最低75米,普遍在90-95米,建筑高塔造价高,且物料必须输送到高塔顶部,造成耗能巨大。并且产品颗粒大小调节范围较窄,特别是生产颗粒较大的产品有一定的难度。另外由于高温熔体凝固点不高,遇冷即成粒,受颗粒物在塔内的停留时间限制,粒径大,不易冷却,到塔底后反而会被摔变形、不圆滑;而转鼓造粒,存在颗粒成型不规则、参差不齐、成型率较低,造成返料较多,且颗粒的强度不大,水溶率和利用率较低,易流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肥生产造粒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肥生产造粒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 1的上方通过第一支撑架7、第二支撑架8和第三支撑架9连接有混料管2、造粒管3、加热管4和冷却管5,所述混料管2与造粒管3 之间通过连接轴承24连接,所述混料管2与造粒管3为相同内径,所述混料管2与造粒管3的内腔内设有第一转轴21,所述第一转轴 21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混料管2的端面相连接后又与第一驱动装置10 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1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固定连接在造粒管3内表面的固定板23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旋输送片22,所述造粒管3的端面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11,所述混料管2 与造粒管3的外侧通过轴承连接有加热管4,所述加热管4的内部从内向外依次连接有造粒网26和第一内板27,所述第一内板27与加热管4之间的加热腔38内沿第一内板27的圆周面缠绕有电热丝34,所述造粒管3上位于加热管4内的圆周面上均匀设有抛粒孔25,所述混料管2的上方设有原料进口201,所述加热管4的下方设有第一出料口401,所述第一出料口401的上方与第一内板27和造粒网26 之间的成粒腔36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料口401的下方连接有冷却管 5。
所述冷却管5的内部连接有第二内板30,所述冷却管5与第二内板30之间形成冷却腔35,所述第二内板30的内部设有第二转轴 28,所述第二转轴28的两端通过轴承与冷却管5的两端面连接,所述第二转轴28上靠近第一出料口401的一端连接有第三驱动装置12,所述第二转轴28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旋输送片29,所述冷却管5的下方设有第二出料口501,所述第二出料口501的上方与第二内板30 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冷却腔35的上端设有出水管13,所述冷却腔35 的下端设有进水管14,所述出水管13与进水管14的另一端通向水箱6,所述进水管14的下端连接有水泵31,所述水箱6的底部安装有制冷装置32,所述水箱6的内壁上设有水位传感器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昌田丰源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金昌田丰源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813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的竹木地板烘干机
- 下一篇:一种发酵菌种自动添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