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渗透不走位穴位固定贴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80677.5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5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罗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康美芝医疗用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A61H3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075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渗透 不走位 穴位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渗透不走位穴位固定贴,包括无纺布和药包;所述药包包括圆形布包,以及套在所述圆形布包上方边侧的胶圈,所述圆形布包由蚕丝水刺布缝接形成,且内部设置有中药层,设置在所述中药层上方的第一棉层,以及设置在所述中药层下方的第二棉层,所述第一棉层的上方还设置有与蚕丝水刺布内部上壁面贴合的防水层;通过在圆形布包上设置有胶圈,在使用时能够防止出现移位变形,通过设置有防水层,能够在使用时避免水分渗入圆形布包内部对中药层进行稀释,此外,无纺布的边侧还设置有三条等长的无纺布条,能够减少覆盖皮肤的面积和增强无纺布粘贴牢固性,进一步防止移位,因此本申请具有不易移位变形、防渗水效果好和安全卫生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防渗透不走位穴位固定贴。
背景技术
贴敷疗法是中医常用的中药外用疗法,应用中草药制剂,施于皮肤、孔窍、俞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进行治疗。人体穴位贴敷治疗通常是将药物散剂加入赋形剂调制成糊剂,再将药物糊剂用带有粘胶的无纺布或纱布覆盖在用药穴位部贴敷。
目前,临床上在制作穴位贴时,贴片形状大多是圆形和长方形,贴的时间不长,很容易移位松脱,需要外加长胶布进行多方向固定,这样操作十分麻烦,费时费力,浪费资源,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时间,给患者带来胶布过敏,贴的面积大带来麻烦,此外,所制得的穴位贴还存在容易渗水导致内部的药物稀释分散,影响穴位贴的功能效果,此外还不安全卫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移位变形、防渗水效果好和安全卫生的防渗透不走位穴位固定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渗透不走位穴位固定贴,包括无纺布,以及设置在所述无纺布中部的药包;所述药包与无纺布缝接固定;所述药包包括呈扁平设置的圆形布包,以及套在所述圆形布包上方边侧的、用于防止圆形布包移位的胶圈,所述圆形布包由蚕丝水刺布缝接形成,且内部设置有中药层,设置在所述中药层上方的第一棉层,以及设置在所述中药层下方的第二棉层,所述第一棉层的上方还设置有与蚕丝水刺布内部上壁面贴合的、用于阻止渗水的防水层。
作为优选,所述蚕丝水刺布的边侧还向外延伸有连接布料。
作为优选,所述防水层为聚乙烯薄膜防水层。
作为优选,所述无纺布与使用者皮肤接触的一面为粘贴面。
作为优选,所述无纺布的边侧向外延伸设置有三条等长的、用于提高无纺布与皮肤接触的无纺布条。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通过在圆形布包上设置有胶圈,在使用时能够防止出现移位变形,通过设置有防水层,能够在使用时避免水分渗入圆形布包内部对中药层进行稀释,此外,无纺布的边侧还设置有三条等长的无纺布条,能够减少覆盖皮肤的面积和增强无纺布粘贴牢固性,进一步防止移位,因此本申请具有不易移位变形、防渗水效果好和安全卫生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渗透不走位穴位固定贴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渗透不走位穴位固定贴的正视图;
图3为图1中药包的结构图;
图4为图3中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康美芝医疗用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康美芝医疗用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806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