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箱柜柜门状态智能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80486.9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59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叶家乐;罗杨;何雨洋;李时;王大为;管林峰;陈余;倪冬卉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家乐 |
主分类号: | E05F15/70 | 分类号: | E05F15/70;E05F15/614 |
代理公司: | 11508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文科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太平***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柜门状态 电力箱 智能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检测 检测信号 电力柜 柜门 技术方案要点 控制驱动组件 闭合 控制电路 驱动组件 柜门的 柜体 转动 驱动 响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箱柜,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力箱柜柜门状态智能检测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用于设置在柜门和柜体之间用于检测柜门状态以发出检测信号的检测部、用于驱动柜门转动闭合的驱动组件以及响应于检测部的检测信号用于控制驱动组件工作的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力箱柜柜门状态智能检测装置具有检测电力柜柜门的状态,从而自动关闭电力柜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箱柜,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力箱柜柜门状态智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箱柜是用于安装低压配电装置以及大型控制设备的,而电力箱柜的柜门通常是通过安全锁进行固定的,但是存在工作人员经常忘记关闭柜门的情况,导致柜门打开,从而导致非工作人员靠近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箱柜柜门状态智能检测装置,具有检测电力柜柜门的状态,从而自动关闭电力柜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力箱柜柜门状态智能检测装置,包括用于设置在柜门和柜体之间用于检测柜门状态以发出检测信号的检测部、用于驱动柜门转动闭合的驱动组件以及响应于检测部的检测信号用于控制驱动组件工作的控制电路,所述检测部包括设置于柜体侧壁的感应块和设置于柜门侧壁与感应块接触发出触发信号的触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柜门和柜体之间的检测部检测柜门是否处于闭合状态,通过柜门上的触发块和设置在柜体上的感应块相互配合,当柜门闭合接触时输出高电平信号,当柜体处于打开状态时,输出低平信号,控制电路响应于检测部的高低电平信号,从而控制驱动组件工作,实现自动关闭电力柜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柜体内的电机、设置于柜门转轴和电机输出轴相啮合的锥齿轮组,所述电机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电路响应于检测部的检测信号,从而控制电机驱动锥齿轮组转动,进而驱动转轴带动柜门关闭柜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柜体侧壁设置有供柜门抵触闭合的常开行程开关,所述控制电路包括非门电路T、三极管Q、第一继电器KM1、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1-1、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开关KM1-2、第二继电器KM2、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开关KM2-1以及熔断丝FU,所述检测部与非门电路T一端电性连接,所述非门电路T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的集电极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的发射极与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开关KM2-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开关KM2-1的另一端与第一继电器KM1电性连接后接地;所述常开行程开关一端与电源电性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继电器KM2电性连接后地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1-1、熔断丝FU、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开关KM1-2串联于电机的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柜门处于打开状态时,检测部输出低电平,通过非门电路T输出高电平,从而是三极管Q导通,进而使第一继电器KM1得电,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1-1和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开关KM1-2闭合,电机工作,使柜门转动闭合抵触闭合在柜体的常开行程开关,从而使第二继电器KM2得电,进而使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开关KM2-1打开,使第一继电器KM1断电,进而使电机停止工作,柜门处于闭合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继电器KM1和第二继电器KM2分别并联有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别并联在第一继电器KM1和第二继电器KM2的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使第一继电器KM1和第二继电器KM2断开后有导通回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柜体设置有与柜门插接固定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家乐,未经叶家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804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