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桩基钢筋笼接长施工的加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580453.4 | 申请日: | 2019-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97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 发明(设计)人: | 潘京敏;徐令宇;杨泽;李永义;王亚飞;邵旺达;周龙云;张璟哲;孙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D5/52 | 分类号: | E02D5/52;E02D5/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基 钢筋 笼接长 施工 加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桩基钢筋笼接长施工的加固装置,涉及建筑工程基础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钻(冲)孔灌注桩桩基钢筋笼现场安装过程中的加固装置,包括钢筋笼本体以及加固钢筋加固钢筋安装位置为钢筋笼本体加强箍筋上侧,钢筋笼本体竖向主筋内侧。通过设置加固钢筋,钢筋笼本体在临时固定时提高承载能力,解决已下放孔内的钢筋笼本体进行临时固定时,钢筋笼本体加强箍筋与钢筋笼本体竖向主筋脱离的缺陷导致钢筋笼脱落掉入孔内的工程技术风险。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固钢筋设置位置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施工操作方便,吊装受力合理,特别适用于直径大、自重大、长度深的钻(冲)孔灌注桩桩基钢筋笼的安装,施工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基础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钻(冲)孔灌注桩桩基钢筋笼现场安装过程中的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钻孔灌注桩广泛应用于各类建(构)筑物的桩基施工,尤其是在城市现代化建设日趋明显的房屋建筑、城市快速路桥梁、地铁高铁等轨道交通桥梁建设中。为便于运输及仓储,我国的钢筋制造厂家生产的钢筋标准长度为12米,用于现场施工时多采用短接长割的加工方法。桩基施工过程中的钢筋笼在安装过程十分关键,考虑场地限制以及对于桩长较长的钢筋笼,在吊装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等原因,往往桩基的钢筋笼需在加工厂预制,然后运送至施工现场逐节起吊安装,一般采用焊接或者机械连接的方式连接。这种钢筋笼的连接方法,不仅需要确保钢筋笼上下节段的连接精度,而且上下节段钢筋笼对接时也要保证主筋在同一直线上,所以这个过程需要有较高的吊装技术要求,并且需要上下节段钢筋笼接长时的临时固定要求。
在钢筋笼接长过程中,将已下放进入孔内的钢筋笼临时固定于桩基孔口,与另一节钢筋笼进行竖向连接,并对上下节钢筋笼定位。工程上一般采用插入型钢支撑在钢护筒顶口的方式进行临时固定。随着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及现场实际工程的需要,大直径深长桩越来越多,这就使得桩身钢筋笼分节越来越多、竖向主筋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小、自重也越来越重。这就造成了三个问题:一是,分节增多,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大增加。二是,竖向主筋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小导致所需插入型钢大小的选取问题,大型号的型钢无法穿插于竖向主筋间隙,小型号的型钢强度又无法满足承载力要求。三是,由于自重加大的原因,临时固定于孔口型钢上方位置的钢筋笼加强箍筋与竖向主筋间的受力增大,导致加强箍筋与竖向主筋脱离,已下放进入孔内的钢筋笼整体掉入孔内,从而带来巨大的工程风险,安全隐患大,后果十分严重。前两个问题基本上无法避免,而第三个问题可控,可以采取一定的加固措施或装置来避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桩基(尤其是大直径深长桩基)钢筋笼由于自重加大的原因,临时固定于孔口型钢上方位置的钢筋笼加强箍筋与竖向主筋间的受力增大,导致加强箍筋与竖向主筋脱离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桩基钢筋笼接长施工的加固装置,以解决上述缺陷导致已下放进入孔内的钢筋笼整体掉入孔内的工程技术风险。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桩基钢筋笼接长施工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笼本体以及加固钢筋1;钢筋笼本体含钢筋笼本体加强箍筋2、钢筋笼本体竖向主筋3、钢筋笼本体螺旋筋4;加固钢筋1安装位置为钢筋笼本体加强箍筋2上侧,钢筋笼本体竖向主筋3内侧。
本实用新型桩基钢筋笼加固装置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桩基钢筋笼加固装置通过在钢筋笼本体的加强箍筋与竖向主筋之间设置保护钢筋,从而钢筋笼本体在临时固定时提高承载能力,在钢筋笼本体下放后进行临时固定时,保障了临时固定于孔口型钢上方位置的钢筋笼加强箍筋与竖向主筋间的受力,同时增加了钢筋笼本体的加强箍筋与焊接的保护钢筋之间的受力,从而能够保护已下放孔内的钢筋笼本体不发生整体掉入孔内的工程技术风险。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固钢筋设置位置构思巧妙,结构简单,施工操作方便,吊装受力合理,特别适用于直径大、自重大、长度深的钻(冲)孔灌注桩桩基钢筋笼的安装,施工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804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