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楼宇智能综合布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79010.3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48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强;王喜明;朱艺勇;李伟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众智能工程(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G01R31/08 |
代理公司: | 36129 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超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软件***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路检测装置 综合布线系统 防护装置 楼宇 电压检测模块 本实用新型 霍尔片 上夹层 夹层 线缆 智能 半导体 输入端连接 布线系统 顶部设置 截面形状 两侧设置 内部安装 内部设置 线缆缠绕 故障点 内壁 圆环 建筑物 修理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楼宇智能综合布线系统,属于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领域,楼宇智能综合布线系统包括线缆以及线路检测装置,多条所述线缆缠绕包裹于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截面形状为圆环,所述线路检测装置位于所述防护装置上,所述线路检测装置内壁与所述防护装置外表面之间留有缝隙,所述线路检测装置两侧设置有侧夹层,两侧所述侧夹层内部设置有半导体霍尔片,所述线路检测装置顶部设置有上夹层,所述上夹层内部安装有电压检测模块,所述电压检测模块输入端连接于两侧所述半导体霍尔片。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楼宇智能综合布线系统,通过在线缆上设置线路检测装置,可准确判断布线系统线路的故障点,方便相关人员进行维护修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领域,尤其涉及楼宇智能综合布线系统。
背景技术
综合布线系统就是为了顺应发展需求而特别设计的一套布线系统。对于现代化的大楼来说,就如体内的神经,它采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标准材料,以模块化的组合方式,把语音、数据、图像和部分控制信号系统用统一的传输媒介进行综合,经过统一的规划设计,综合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中,将现代建筑的三大子系统有机地连接起来,为现代建筑的系统集成提供了物理介质。可以说,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现代化的大楼的成败,选择一套高品质的综合布线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专利文献公告号CN204886033U公开了一种建筑物的综合布线系统,其包括布线总端、若干布线子端和防护装置,所述布线总端包覆所述线缆的一段,所述若干布线子端均包括收纳装置和分路装置,所述分路装置连接所述收纳装置的输出端,所述收纳装置包覆所述线缆的一段,所述分路装置将所述线缆分为至少两路,所述防护装置包覆所述线缆,所述防护装置包括防水层、缓冲层和防火层,所述防水层、缓冲层和防火层向远离所述线缆中心的方向依次包覆设置。上述专利公开的布线系统虽然具有方便梳理和检修的效果,但其无法准确判断出具体哪段线路发生问题,在出现短路断路时仍要仔细排查寻找,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楼宇智能综合布线系统,通过在线缆上设置线路检测装置,可准确判断布线系统线路的故障点,方便相关人员进行维护修理。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楼宇智能综合布线系统,包括包括缆线、防护装置以及线路检测装置,多条所述线缆缠绕包裹于所述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的截面为圆形,所述线路检测装置位于所述防护装置上,所述线路检测装置两侧设置有侧夹层,两侧所述侧夹层内部镶嵌有半导体霍尔片,所述线路检测装置顶部设置有上夹层,所述上夹层内部安装有电压检测模块,所述电压检测模块输入接口分别连接于两侧所述半导体霍尔片,所述上夹层内部还设置有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的接收信号端为计算机。
优选地,所述电压检测模块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之间设置有电压放大模块,所述电压放大模块输入接口与所述电压检测模块输出接口相连,所述无线输入模块的输入接口与所述电压放大模块输出接口相连;
优选地,所述线路检测装置内壁与所述防护装置外表面之间留有缝隙;
优选地,所述线路检测装置顶部固定安装有牵引环,所述牵引环的形状为半圆环;
优选地,所述线路检测装置的底面与所述防护装置四分之三圆弧等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楼宇智能综合布线系统,通过在线缆上设置线路检测装置,同时可由线路检测装置上的牵引环带着线路检测装置在线缆上进行移动,使得线路检测装置可准确判断布线系统线路的故障点,方便相关人员进行维护修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楼宇智能综合布线系统的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众智能工程(厦门)有限公司,未经衡众智能工程(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790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