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膜扩弓前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78355.7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4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康红太;岳茂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家红齿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C7/08 | 分类号: | A61C7/08;A61C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膜扩弓前牵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膜扩弓前牵器,包括口腔主体和操控主箱,所述操控主箱的中部嵌合有控制扭轴,所述操控主箱的一侧设有主传动箱,所述操控主箱的两侧设有辅助支撑丝,所述辅助支撑丝的端部设有扩弓主丝,所述扩弓主丝和口腔主体之间设有传力垫块,所述扩弓主丝和主传动箱底面之间设有纵向支撑杆,所述主传动箱的侧面设有辐射支撑杆。本实用新型中,采用蜗轮蜗杆和丝杠螺母组合的直线移动,从而实现整个扩弓设备的力度调节,同时蜗轮蜗杆调节,整体较为稳定,噪音较低,采用辐射支撑杆、纵向支撑杆和传力垫块对整个口腔进行支撑,从而实现对口腔内部的整体扩弓动作,提高支撑的稳定性,同时在传力垫块增加抗菌垫片,保证设备的整体卫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膜扩弓前牵器。
背景技术
青少年上颌发育不足造成的反合在正畸临床较为常见,往往需要进行上颌前牵及扩弓来改善上颌骨的发育情况,目前扩弓常用的方法主要就是通过四眼簧或者螺旋扩弓器,以不同的形式焊接附件或者粘接在牙齿上。
现有的压膜扩弓前牵器整体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同时设备的整体调节力度不够稳定,扩弓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压膜扩弓前牵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膜扩弓前牵器,包括口腔主体和操控主箱,所述操控主箱的中部嵌合有控制扭轴,所述操控主箱的一侧设有主传动箱,所述操控主箱的两侧设有辅助支撑丝,所述辅助支撑丝的端部设有扩弓主丝,所述扩弓主丝和口腔主体之间设有传力垫块,所述扩弓主丝和主传动箱底面之间设有纵向支撑杆,所述主传动箱的侧面设有辐射支撑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控制扭轴的端部设有传动蜗杆,所述传动蜗杆的表面啮合有中继蜗轮,所述中继蜗轮的中轴位置键连接有保护套管,所述保护套管的内腔螺纹啮合有移动丝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辐射支撑杆镜像对称安装,且辐射支撑杆的单边数量为1-4根,优选为两根,并且辐射支撑杆的单边杆均匀固定安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传力垫块安装在口腔主体和扩弓主丝之间,且传力垫块套接在扩弓主丝上,并且传力垫块接触口腔主体的一侧端面和口腔主体的表面一致,并且传力垫块和口腔主体的接触位置贴合有抗菌橡胶垫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保护套管的中部采用多级轴套,且保护套管和中继蜗轮之间采用平键、花键中的一种,且中继蜗轮和保护套管之间优选为平键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保护套管和中继蜗轮阶梯轴向固定,且保护套管和中继蜗轮之间通过阶梯限位。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蜗轮蜗杆和丝杠螺母组合的直线移动,从而实现整个扩弓设备的力度调节,同时蜗轮蜗杆调节,整体较为稳定,噪音较低。
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辐射支撑杆、纵向支撑杆和传力垫块对整个口腔进行支撑,从而实现对口腔内部的整体扩弓动作,提高支撑的稳定性,同时在传力垫块增加抗菌垫片,保证设备的整体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压膜扩弓前牵器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压膜扩弓前牵器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压膜扩弓前牵器的--图。
图例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家红齿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家红齿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783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瓦楞纸箱印刷干燥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拆卸维修的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