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收获机检测作物种植间距的智能探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77992.2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70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曹翀;吴怀超;万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21/16 | 分类号: | G01B21/16;G01B21/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胡绪东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套杆 收获机 外套杆 探头 智能探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驱动装置 作物种植 伸缩 测量 伸出测量 伸缩结构 探测装置 缩回 检测 外端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收获机检测作物种植间距的智能探测装置,包括内套杆、外套杆、驱动装置和探头,外套杆一端固定连接在收获机机体上,另一端插入有内套杆,内套杆通过驱动装置驱动伸缩,外端安装有探头。本实用新型采用伸缩结构的内套杆和外套杆,实现了探测装置的伸缩,在需要测量时,伸出测量,无需测量时缩回,起到保护探头的作用,避免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收获机检测作物种植间距的智能探测装置,属于玉米收获机辅助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它的收获效率影响着我国的农业经济,玉米的种植面积较大,种植区域广,不同的地形、区域对于玉米的种植习惯不同,特别是在西北以及东北等地区种植习惯的差异特别明显,这就导致植株的种植间距不同,目前的收获机大部分只适用于固定行距的植株收获,摘穗辊之间的行距不可以调节,这就导致收获机的通用性差,大大降低了收获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收获机检测作物种植间距的智能探测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收获机检测作物种植间距的智能探测装置,包括内套杆、外套杆、驱动装置和探头,外套杆一端固定连接在收获机机体上,另一端插入有内套杆,内套杆通过驱动装置驱动伸缩,外端安装有探头。
优选的,上述驱动装置包括齿轮、齿条和驱动电机,齿轮固定连接在齿轮轴上,齿轮轴两端通过轴承座连接在外套杆上,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条固定连接在内套杆上,齿轮与齿条啮合处的外套杆上设置有开孔,齿轮轴两端通过两链轮链条机构连接到双输出轴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外套杆上。
优选的,上述轴承座固定连接在底板上,底板固定连接在外套杆底部。
优选的,上述探头固定连接在悬臂杆上,悬臂杆固定连接在滑块上,滑块连接在滑轨上并通过丝杠丝母副驱动,丝杠丝母副的丝杠两端通过丝杠轴承座连接到折形板上且一端伸出连接有丝杠电机,折形板固定连接在内套杆外端。
优选的,上述悬臂杆两侧设置有触碰开关,位于探头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采用伸缩结构的内套杆和外套杆,实现了探测装置的伸缩,在需要测量时,伸出测量,无需测量时缩回,起到保护探头的作用,避免损坏;
(2)采用该结构的驱动装置,驱动稳定可靠,伸缩容易快速;
(3)采用该结构能够实现宽度的测量,即探头在一侧触碰植株,通过丝杠丝母副驱动行走后触碰另一侧的植株,即滑块行走的距离即为行间距,测量方便快捷;
(4)采用触碰开关实现起始终止探测,探测更加精确,探测更方便,便于实现自动化测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6是电机连接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介绍。
实施例1:如图1-图6所示,一种用于收获机检测作物种植间距的智能探测装置,包括内套杆1、外套杆2、驱动装置和探头3,外套杆2一端固定连接在收获机机体上,另一端插入有内套杆1,内套杆1通过驱动装置驱动伸缩,外端安装有探头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779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