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用水泥振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77510.3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4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戴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光 |
主分类号: | E04G21/08 | 分类号: | E04G21/08 |
代理公司: | 44387 佛山帮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颜德昊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捣 螺栓固定 电动伸缩杆 电动滑轨 顶部外壁 水泥 本实用新型 螺钉固定 振捣装置 安装块 滑块 卡座 外壁 底部内壁 底部外壁 蜂窝麻面 滑动连接 建筑施工 两侧外壁 螺纹连接 整体装置 延长杆 卡槽 卡块 有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水泥振捣装置,包括振捣本体,所述振捣本体两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滑轨,且两个电动滑轨底部内壁均通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顶部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伸缩杆,且两个电动伸缩杆延长杆的一端均通过螺纹连接有压网,两个所述电动滑轨一端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卡座,且卡座一侧外壁开有卡槽,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底部外壁均通过螺钉固定有卡块,所述振捣本体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安装块,且安装块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机箱。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水泥进行有效振捣,促进了整体装置的振捣效果,促进了整体振捣装置的稳定性,促进对水泥进行压按,有利于消除水泥中的蜂窝麻面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振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水泥振捣装置。
背景技术
振捣指的是对卸入浇筑仓内的混凝土拌和物进行振动捣实的工序,以提高其强度,保证混凝土构件的质量。用混凝土拌合机拌和好的混凝土浇筑构件时,必须排除其中气泡,进行捣固,使混凝土密实结合,消除混凝土的蜂窝麻面等现象,以提高其强度,保证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混凝土振捣器就是机械化捣实混凝土的机具。
然而,现有的一些用于水泥的振捣装置都存在振捣效果差的问题,且整体的稳定性也相对较差,同时也没有相应对水泥进行压按的设施,因此,亟需一种建筑施工用水泥振捣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水泥振捣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施工用水泥振捣装置,包括振捣本体,所述振捣本体两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滑轨,且两个电动滑轨底部内壁均通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顶部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伸缩杆,且两个电动伸缩杆延长杆的一端均通过螺纹连接有压网,两个所述电动滑轨一端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卡座,且卡座一侧外壁开有卡槽,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底部外壁均通过螺钉固定有卡块,所述振捣本体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安装块,且安装块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机箱,所述机箱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且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轴。
优选的,所述转轴底端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转杆,且转杆底端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支撑柱。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两侧外壁均通过焊接有连接柱,且两个连接柱相反一侧外壁均通过螺纹连接有振捣轮。
优选的,所述振捣本体靠近连接柱一侧外壁开有圆柱道,且支撑柱底端通过轴承固定于振捣本体的底部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机箱两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架,且两个支架圆周外壁均套接有固定套。
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套底部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卡扣,且机箱正面和背面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提手。
优选的,所述振捣本体正面外壁一侧外壁通过铰链合页铰接有箱门,且箱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门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水泥振捣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建筑施工用水泥振捣装置,通过设置有电机、转轴、转杆、支撑柱、连接柱和振捣轮,能够对水泥进行有效振捣,促进了整体装置的振捣效果,同时通过设置有卡扣,能够将整体装置卡于振捣设备的两侧,促进了整体振捣装置的稳定性。
2.该用于建筑施工用水泥振捣装置,通过设置有电动伸缩杆、电动滑轨和压网,电动滑轨带动电动伸缩杆滑动,同时电动伸缩杆带动压网进行上下移动,促进了对水泥进行压按,从而有利于消除水泥中的蜂窝麻面现象。
3.该用于建筑施工用水泥振捣装置,通过在卡座上设置有卡槽,并在电动伸缩杆的底部设置有卡块,卡块与卡槽相互适配,进而有利于对电动伸缩杆进行有效固定,从而促进了压网移动的稳定性,提高了整体装置的振捣效率和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光,未经戴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775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