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产生等电位的电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576939.0 | 申请日: | 2019-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1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 发明(设计)人: | 魏艳慧;周旭光;刘会;韩旺;刘明月;王家兴;李国倡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 |
| 代理公司: | 37256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春艳 |
| 地址: | 26604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电层 电极 施压 支腿 圆环体 不均匀电场 电极装置 电压加载 连接圆环 电荷 等电位 第一端 加压 观测 申请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产生等电位的电极装置,包括施压电极和半导电层,所述施压电极置于半导电层上;所述施压电极包括圆环体和支腿;电压加载端位于圆环体上,用于对施压电极加压;所述支腿的第一端连接圆环体,支腿的第二端与所述半导电层接触。可解决半导电层受到不均匀电场作用的问题,进而更好的观测半导电层内部电荷注入情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产生等电位的电极装置,属于电气领域。
背景技术:
高压直流电缆半导电屏蔽层,使金属线芯与绝缘材料紧密相连,均匀场强,避免局部放电,并可以降低电位梯度,减少空间电荷注入。同时,其自身电荷发射特性也不可忽视。
目前,研究半导电层电荷注入情况使用的是环形电极;测量时,需将环形电极放置于半导电层之上,由于环形电极与半导电层表面接触不可避免的存在缝隙,使得加压幅值和产生等电位的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产生等电位的电极装置,包括施压电极和半导电层,所述施压电极置于半导电层上;
所述施压电极包括圆环体和支腿;电压加载端位于圆环体上,用于对施压电极加压;所述支腿的第一端连接圆环体,支腿的第二端与所述半导电层接触。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腿的第二端与所述半导电层的接触为点接触。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腿的第二端为半球形。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腿的主体为圆柱体。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腿可伸缩。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腿有3个,其接触点在半导电层上形成三角形。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腿有多个,其接触点在半导电层上形成正多边形。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正多边形为等边三角形。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可产生等电位的电极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1施压电极,101圆环体,102支腿,1021支腿第一端,1022支腿第二端,2半导电层,3电压加载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所述的连接在没有明确指定的条件下,可以为直接连接关系或者间接连接关系。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可产生等电位的电极装置,包括施压电极1和半导电层2,所述施压电极1置于半导电层2上;所述施压电极1上设有电压加载端3,高压电通过电压加载端3而加载在施压电极1上。
所述施压电极1包括圆环体101和支腿102,电压加载端3位于圆环体101上;所述支腿102的第一端1021连接圆环体101,支腿102的第二端1022与所述半导电层2接触。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腿的第二端1022与所述半导电层2的接触为点接触。优选支腿102的第二端1022为半球形,通过半球形与半导电层2接触,从而形成点接触,便于在试品表面产生优异的等电位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769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布式通信电源蓄电池并网核容柜
- 下一篇:验电笔工具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