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出筋弯起的预制叠合楼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75019.7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7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胡德龙;陈狄;朱英英;江佳斐;王芳;王利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业集团浙江建设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38 | 分类号: | E04B5/38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出筋弯起 预制 叠合 楼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筋弯起的预制叠合楼板,涉及建筑预制构件技术领域,包括一叠合楼板底板、相互平行分布于叠合楼板底板内的多根横向构造筋、以及相互平行分布于叠合楼板底板内多根纵向受力钢筋;所述横向构造筋和纵向受力钢筋分别向相应的所述叠合楼板底板的边缘弯起并出筋。本实用新型出筋弯起的预制叠合楼板可简化楼板模具,横纵向钢筋不需要穿过模具,模具无需开槽口,同时,使模具具有统一性,无需订制多种不同槽口间距的模具;拆模后模具可以反复周转使用,损坏的模具还可以回收利用,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预制构件,尤其涉及一种出筋弯起的预制叠合楼板。
背景技术
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浇建筑模式将逐渐转变为预制构件工厂化生产,施工现场拼装的装配式建筑模式。其中,预制构件主要包括有预制楼板、预制梁、预制墙、预制柱等。
目前,预制叠合楼板有多种形式,为满足预制楼板与现浇混凝土叠合面的抗剪承载力,保证粘结的有效性,往往在预制楼板中预埋外露出预制楼板面的通长筋。如此,预制楼板模具须等间距开槽口,则容易导致下料时混凝土浆液漏出,影响楼板质量与美观。同时,还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成本及时间成本进行人工调整出筋、线上绑扎,制约了工厂的生产效益。
基于此,本申请人对此进行研究,专门开发出一种出筋弯起的预制叠合楼板,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筋弯起的预制叠合楼板,简化施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出筋弯起的预制叠合楼板,包括一叠合楼板底板、相互平行分布于叠合楼板底板内的多根横向构造筋、以及相互平行分布于叠合楼板底板内多根纵向受力钢筋;所述横向构造筋和纵向受力钢筋分别向相应的所述叠合楼板底板的边缘弯起并出筋。
作为优选,还包括相互平行且纵向分布于叠合楼板底板内的多根桁架钢筋;所述横向构造筋置于所述纵向受力筋的上方,所述桁架钢筋置于所述横向构造筋的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横向构造筋和纵向受力钢筋分别于距离相应的所述叠合楼板底板的边缘70-150mm处弯起。更优选的为70mm处弯起。
作为优选,所述弯起角度为45°角。
作为优选,所述叠合楼板底板上浇筑有一层高于叠合楼板底板的上表面的混凝土叠合层,所述桁架钢筋的底部预埋于所述混凝土叠合层内,所述桁架钢筋的顶部高出叠合楼板底板的上表面且埋没于所述混凝土叠合层内。
作为优选,所述叠合楼板底板采用混凝土强度为C25、C30、C35或C40且坍落度为70-170mm的钢筋混凝土底板。
作为优选,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包括水泥、机制砂、石子、水、粉煤灰、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和HS减水剂。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效果:
(1)降低造价、优化生产、简化施工:本实用新型出筋弯起的预制叠合楼板可简化楼板模具,横纵向钢筋不需要穿过模具,模具无需开槽口,同时,使模具具有统一性,无需订制多种不同槽口间距的模具;拆模后模具可以反复周转使用,损坏的模具还可以回收利用,节约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上述叠合楼板底板内横纵向钢筋网片可实现线下绑扎,也可以通过机器焊接等方式进行大规模批量生产,缩短流水线生产节拍,提高生产效益。
(3)本实用新型出筋弯起的预制叠合楼板中采用的桁架钢筋增加了叠合板的刚度,减小了叠合板在施工中的挠度,简化施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出筋弯起的预制叠合楼板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业集团浙江建设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宝业集团浙江建设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750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