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产品内压入螺母嵌件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74657.7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99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强;熊飞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安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16;B29C45/26;B29C45/40 |
代理公司: | 32104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曹祖良;屠志力 |
地址: | 2140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模 动模 定模 前模 注塑件 顶针 螺母固定 前模顶针 注塑产品 穿入 顶出 适配 压针 本实用新型 螺母嵌件 相合面 内压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产品内压入螺母嵌件的装置,包括:前模定模、前模动模、后模定模、后模动模、前模顶针、后模顶针、螺母固定针、压针;前模定模、前模动模相适配,用于形成前模;前模定模中设有注塑件第一本体的型腔,前模动模中设有注塑件第一本体的型芯;前模顶针穿入前模动模中,用于顶出注塑件第一本体;后模定模、后模动模相适配,用于形成后模;后模定模中设有注塑件第一本体的型腔,后模动模中设有注塑件第一本体的型芯;后模顶针穿入后模动模中,用于顶出注塑产品;在后模定模与后模动模的相合面,设有注塑件第二本体的型腔;在后模定模中,设有压针,在后模动模中,设有螺母固定针。该装置可提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注塑产品内压入螺母嵌件的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车用塑料产品,通常为单一种类塑料粒子经过注塑机以及注塑模具,实现批量生产的过程。随着汽车产品设计开发的不断进步,汽车电子类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最新的汽车用塑料产品往往包含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材料(包含不同种类的塑料粒子,以及其他材料的零部件的整合)。
图1所示为一种注塑产品,需要通过两种塑料粒子分别注塑成型,然后后道工序再压入四颗螺母,作为交付客户的最终产品。
目前传统的注塑设备,制造工艺流程,需要的工序较多,生产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产品内压入螺母嵌件的装置,在双射注塑机上可高效的完成整个注塑产品的生产,提高了效率,且提高了产品良率。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注塑产品内压入螺母嵌件的装置,包括:前模定模、前模动模、后模定模、后模动模、前模顶针、后模顶针、螺母固定针、压针;
所述前模定模、前模动模相适配,用于形成前模;前模定模中设有注塑件第一本体的型腔,前模动模中设有注塑件第一本体的型芯;前模顶针穿入前模动模中,用于顶出注塑件第一本体;
所述后模定模、后模动模相适配,用于形成后模;后模定模中设有注塑件第一本体的型腔,后模动模中设有注塑件第一本体的型芯;后模顶针穿入后模动模中,用于顶出注塑产品;
在后模定模与后模动模的相合面,设有注塑件第二本体的型腔;
在后模定模中,设有压针,所述压针与定位于后模定模中的注塑件第一本体需要压入螺母位置相对应;
在后模动模中,设有螺母固定针,所述螺母固定针与定位于后模定模中的注塑件第一本体需要压入螺母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注塑件第二本体的型腔与定位于后模定模中的注塑件第一本体的边缘相对应。
进一步地,压针镶嵌于后模定模。
进一步地,前模与后模横向并列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用于双射注塑机,可简化工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整个生产过程周期稳定,从而提高了注塑件层面的产品尺寸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注塑产品各部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注塑产品9,本实施例中为一个注塑盖件,包括注塑件第一本体a、注塑件第二本体b、螺母c;其中注塑件第二本体b为密封条;螺母c为黄铜螺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安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安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746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瓶盖注塑的自动添加嵌件的自动化设备
- 下一篇:面料自动投放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