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镜头组件及具有其的光学系统和头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73163.7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28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翟睿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G02B7/00;G02B27/01;G02B27/28 |
代理公司: | 44287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海国<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66104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位延迟器 偏振器 光学系统 镜头组件 入射光线 镜组 本实用新型 第二表面 第一表面 头戴设备 透射 射出 反射 眼镜 传输方向 影响用户 出射 鬼影 拦截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镜头组件及具有其的光学系统和头戴设备,镜头组件沿入射光线的传输方向顺序包括偏振器、相位延迟器以及第一镜组,偏振器包括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相位延迟器包括第三表面以及第四表面;第一镜组包括第五表面以及第六表面;入射光线从第一表面进入偏振器,从第二表面射出后,通过第三表面进入相位延迟器,入射光线从第四表面出射后,在第五表面同时发生透射与反射,透射部分的光线从第六表面射出第一镜组,反射部分的光线经过相位延迟器后,被偏振器拦截。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镜头组件及具有其的光学系统和头戴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经过VR眼镜的光学系统的光线容易产生鬼影,影响用户对VR眼镜使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镜头组件及具有其的光学系统和头戴设备。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技术,其中,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眼镜的光学系统通常采用单片透镜或多片透镜组合的方式实现,入射光线在经过光学系统时,会由于透镜表面产生反射光线,反射光线经过光学系统并进入人眼后形成鬼影,从而影响用户对VR眼镜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镜头组件及具有其的光学系统和头戴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经过VR眼镜的光学系统的光线容易产生鬼影,影响用户对VR眼镜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镜头组件,所述镜头组件沿入射光线的传输方向顺序包括偏振器、相位延迟器以及第一镜组,
所述偏振器包括靠近物方的第一表面以及靠近像方的第二表面;
所述相位延迟器包括靠近物方的第三表面以及靠近像方的第四表面,所述相位延迟器的相位延迟量为所述入射光线波长的四分之一;
所述第一镜组包括靠近物方的第五表面以及靠近像方的第六表面;
所述第五表面设有分光膜;
所述入射光线从所述第一表面进入所述偏振器变为第一线偏振光,从所述第二表面射出后,通过所述第三表面进入所述相位延迟器,所述第一线偏振光通过所述相位延迟器变为第一圆偏振光或第一椭圆偏振光,所述第一圆偏振光或所述第一椭圆偏振光从第四表面出射后,在所述第五表面同时发生透射与反射,从所述第五表面透射的所述第一圆偏振光或所述第一椭圆偏振光从所述第六表面射出所述第一镜组,从所述第五表面反射的所述第一圆偏振光或所述第一椭圆偏振光在所述第五表面反射后变为第二圆偏振光或所述第二椭圆偏振光,所述第二圆偏振光或所述第二椭圆偏振光经过所述相位延迟器后,被所述偏振器拦截。
可选地,所述相位延迟器的延迟轴与所述偏振器的透射方向夹角为45度。
可选地,所述延迟轴为快轴或慢轴。
可选地,所述相位延迟器为1/4波片,所述相位延迟器的中心波长与所述入射光线的波长相等。
可选地,所述相位延迟器为1/4波片,所述1/4波片的快轴或慢轴与所述偏振器的透射方向夹角为45度;所述1/4波片的中心波长与所述入射光线的波长相等。
可选地,所述相位延迟器为相位延迟膜,所述相位延迟膜的延迟轴与所述偏振器的透射方向夹角为45度。
可选地,所述偏振器为偏振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光学系统,所述光学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镜头组件;所述光学系统还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设于所述偏振器远离所述第一镜组的一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头戴设备,所述头戴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光学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歌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731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