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超长型管廊陆地模块吊装的框架式吊排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71469.9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4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武;杨琼;郭志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生(南通)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6 | 分类号: | B66C1/16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张文杰 |
地址: | 22600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超长 型管廊 陆地 模块 吊装 框架 式吊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超长型管廊陆地模块吊装的框架式吊排,包括框架单元、移动单元两部分。框架单元包括主吊耳,上部框架平台,下部框架平台,连接上下平台的立柱,斜撑,加强肘板;移动单元包括移动式吊耳,固定螺栓。本实用新型吊排具有安全性能高,操作简单,模块易调平,吊装效率高等特点,可广泛适用于各类超长型管廊模块的制造企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陆地化工模块建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长型管廊模块吊装的框架式吊排。
背景技术
管廊陆地模块是陆地化工厂建造项目中一种用于布置大量管系的复杂钢结构;主要由立柱,横梁,以及纵梁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形式建造而成,上面布置满各类管系。管廊在建造时通常需要按照场地或安装需要划分为不同尺寸的模块进行单独建造,建造完成后采用吊装的方式在安装场地进行总组。由于管廊模块设计划分时,通常尺寸细长,整体强度较弱,在吊装过程中需要保证结构受力尽量均匀且变形可控,因此在建造过程中需要采用合适的工具来满足这些要求。在同一项目中管廊模块尺寸,结构特点,吊耳布置等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设计满足不同模块吊装的吊排。
一般建造过程中会根据不同管廊模块的特点以及建造成本要求设计组合型吊排,用于管廊的整体吊装,具有成本较低、制作简单、拆卸便捷的特点。缺点是:操作难度大,对于不同模块吊装需要重新拆卸组合吊排,并且拆卸时间长,模块难调平,安全性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吊装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用于超长型管廊模块吊装的框架式吊排,具有安全性能高,操作简单,模块易调平,吊装效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超长型管廊陆地模块吊装的框架式吊排,包括框架单元、安装于所述框架单元底部的移动单元,框架单元从下到上依次包括下部框架平台、中部支撑结构和上部框架平台,所述中部支撑结构支撑于下部框架平台和上部框架平台之间,所述中部支撑结构顶部设有主吊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部框架平台包括互相平行的若干条底部长梁和连接于两间隔的底部长梁之间的若干块平行的加强肘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平行的两两底部长梁的间距大于两边平行的底部长梁间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设置在中间平行的两两底部长梁的加强肘板的间距相等,设置两边平行的底部长梁间距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部支撑结构包括若干立柱,从每个立柱顶部斜向下设有若干斜撑,所述立柱底端与底部长梁相连,所述纵向方向的斜撑底部连接于底部长梁上,横向方向的斜撑底部连接于加强肘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以上部框架平台中心为轴,所述主吊耳成对设置于所述立柱的顶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部框架平台包括互相平行的顶部纵梁和连接于两间隔的顶部纵梁之间的若干顶部横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若干顶部横梁垂直于两间隔的顶部纵梁,且底部顶部横梁之间间隔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单元包括移动式吊耳,所述移动式吊耳置于所述立柱和横向方向的斜撑的下方,所述移动式吊耳通过连接结构固定于下部框架平台,下部框架平台内与移动式吊耳连接处设有内加强肘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部框架平台、下部框架平台以及立柱、斜撑均为H型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生(南通)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惠生(南通)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714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恒流输出调节电路
- 下一篇:一种可更换的柱柱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