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模组采样线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68270.0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61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奇;张福增;陈保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48 |
代理公司: | 太原倍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1 | 代理人: | 张宏 |
地址: | 30038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组 采样线 铜排支架 灌胶槽 灌注 动力电池模组 本实用新型 采样线束 电池模组 固定结构 胶结构 汇合 汇流铜排 腔体内部 寿命周期 灌封胶 采样 移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模组采样线固定结构,包括用于固定汇流铜排的铜排支架,还包括用于固定汇合后的模组采样线束的第一灌注胶结构,铜排支架的腔体内部设置至少一个灌胶槽,铜排支架内各模组采样线汇合后形成的模组采样线束布置于灌胶槽内,第一灌注胶结构灌注形成于的灌胶槽内。本实用新型通过用灌封胶将模组采样线包裹于电池模组内,使其完全固定于电池模组上,避免模组采样线在使用中发生移位,且有效利用的空间,增强了模组采样线在模组整个寿命周期内采样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组零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模组采样线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电动汽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体积小和功率密度高的优点,由锂离子电池构成的电池单元作为储能装置越来越广泛应用在电动汽车上。相应的,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电池的稳定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如何提高续航里程,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成为今后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
动力电池模组作为电动汽车能量系统的核心,动力电池模组需要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使电动汽车能有效的行驶更长的距离,必须稳定有效的提供动力,避免单体电池失效引起的问题,以保证电动汽车安全可靠。
现有动力电池模组的采样方式是通过卡接结构将采样PCB板与铜排支架连接,PCB板上的采样片与铜排激光焊连接。采样线的连接通过采用FFC接插于两端PCB板的接插件上,以实现模组两端电信号的交流,但接插件连接精度高,且易于损坏。
FFC与模组通过采用顶部泡棉压紧来达到固定目的,但在振动过程中,PCB板、采样线与铜排支架易产生相对位移,影响产品使用过程中采样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模组采样线固定结构,旨在解决在现有动力电池模组的采样中采样线与汇流铜排之间易相对运动,影响模组采样端子与汇流铜排连接的可靠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模组采样线固定结构,包括用于固定汇流铜排的铜排支架,还包括用于固定汇合后的模组采样线束的第一灌注胶结构,铜排支架的腔体内部设置至少一个灌胶槽,铜排支架内各模组采样线汇合后形成的模组采样线束布置于灌胶槽内,第一灌注胶结构灌注形成于的灌胶槽内。
更进一步的,铜排支架内设置至少两个用于固定汇流铜排的汇流铜排安装腔,灌胶槽设置于两个相邻的汇流铜排安装腔之间。
更进一步的,灌胶槽与汇流铜排安装腔底部相通,灌胶后在汇流铜排安装腔底部形成第二灌注胶结构。
更进一步的,灌胶槽底部开有卡槽,与汇流铜排连接后的模组采样线穿过卡槽汇合于灌胶槽内。
更进一步的,模组采样线连接模组采样端子,模组采样端子与模组铜排支架内的卡接槽卡接固定并与汇流铜排焊接。
更进一步的,用于形成第一灌注胶结构和第二灌注胶结构的灌注胶是导热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它包括以上所述的动力电池模组采样线固定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模组采样线灌封于导热结构胶中,杜绝了采样线与铜排之间的相对运动,提升模组采样端子与铜排的连接的可靠性,提升产品使用过程中采样可靠性。
采样线束固定于模组底部,再通过灌封结构将线束固定,与另一端的采样端子直接连接,减少了整个采样线上的连接点,减少失效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682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医疗设备的电池盒及其医疗监护设备
- 下一篇:一种集成式电池液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