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以砂鱼蜥为原型的仿生耐磨弹齿耙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564938.4 | 申请日: | 2019-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3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泓;甘帅汇;赖庆辉;左国标;李莹;王晓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B23/02 | 分类号: | A01B23/02;A01B19/02;A01B25/00;G06F30/1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砂鱼蜥 原型 仿生 耐磨 弹齿耙 | ||
1.一种以砂鱼蜥为原型的仿生耐磨弹齿耙,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和弹齿耙工作部件(2);弹齿耙工作部件包括弹齿耙减震装置、仿生耙齿(5)和仿生齿尖(6);弹齿耙减震装置包括固定支架(3)、弹簧(4)、连接板(9);固定支架(3)固定在机架(1)上,且连接板(9)的一端通过销轴(10)与固定支架(3)的下端活动连接,连接板(9)的上面与弹簧固定轴(11)的下端固定连接,弹簧固定轴(11)的上端活动的穿过固定支架(3)上端的连接块(13),连接块(13)通过连接销(12)与固定支架(3)上端连接,弹簧固定轴(11)上设置有弹簧(4),连接板(9)另一端与仿生耙齿(5)通过螺钉连接;仿生齿尖(6)的触土表面设有仿生微刺鳞片(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砂鱼蜥为原型的仿生耐磨弹齿耙,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齿尖(6)以砂鱼蜥为原型,包括两条仿生曲线、刃口;两条仿生曲线形状相同,两条仿生曲线上端圆滑过渡,下端为刃口,两条仿生曲线与刃口拟合即得到仿生齿尖(6)侧面轮廓;
其中一条仿生曲线为砂鱼蜥头部侧视轮廓拟合曲线y1=-23.71+1.89x1-0.02635x12+0.0002281x13-1.06×10-6x14+2.806×10-9x15-4.253×10-12x16+3.431×10-15x17-1.151×10-18x18+1.613×10-23x19,x1取值范围为0mm~600mm,比例因子s1为0.05~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砂鱼蜥为原型的仿生耐磨弹齿耙,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齿尖(6)的刃口轮廓曲线为砂鱼蜥头部俯视轮廓拟合曲线y2=-45.31361+2.96032x2+0.01237x22-1.09767×10-4x23+1.53218×10-7x2,x2取值范围为0mm~400mm,比例因子s2为0.05~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砂鱼蜥为原型的仿生耐磨弹齿耙,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微刺鳞片(7)以砂鱼蜥背部微观表面特征为原型,线性均匀分布在仿生齿尖(6)的触土表面,仿生微刺鳞片(7)的正面轮廓曲线由四条曲线a,b,c,d组成:a:ρ2-3ρcosθ+2=0,b:c:ρ=2,d:ρ=1,其中θ为鳞片轮廓中心角度,工作时,沿着土壤运动的方向,单个仿生微刺鳞片(7)轮廓正面与仿生齿尖(6)的距离从窄变宽,最窄处为0,最宽处的取值范围为0.1mm~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砂鱼蜥为原型的仿生耐磨弹齿耙,其特征在于:仿生微刺鳞片(7)横向成排均匀分布在仿生齿尖(6)的触土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砂鱼蜥为原型的仿生耐磨弹齿耙,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微刺鳞片(7)上呈条状均匀分布有若干条仿生微刺结构,每条仿生微刺结构呈弧形,每两条仿生微刺结构的条间距为0.3mm~0.8mm,每条仿生微刺结构由若干个仿生微刺(8)组成,仿生微刺(8)形状为斜圆锥形、斜三角锥形或斜四方锥形,斜面和底面之间的角度为5°~15°,仿生微刺(8)刺尖朝上,仿生微刺(8)高度取值范围为0.02mm~0.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6493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餐桌隔断
- 下一篇:一种储血箱及储血监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