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却塔防污排污装置及其冷却塔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563559.3 | 申请日: | 2019-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94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 发明(设计)人: | 赵天;梁兆澜;李炎;鲁艳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天 |
| 主分类号: | F28F25/00 | 分类号: | F28F25/00 |
| 代理公司: | 41121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白毅明 |
| 地址: | 450009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塔 排污装置 集水槽 清水槽 防污 本实用新型 沉淀槽 隔离板 前置 拦截 冷却塔本体 检修维护 空间分隔 升级改造 杂质污垢 回水管 集水盘 排污口 上端面 工作量 连通 水位 | ||
1.一种冷却塔防污排污装置,包括集水槽(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水槽(1)内设置清水槽(3),所述清水槽通过隔离板(5)将集水槽(1)内清水槽之外的空间分隔成前置拦截沉淀槽(2),所述隔离板(5)的高度不大于冷却塔集水盘内的水位或集水槽的上端面高度,连通所述清水槽(3)从集水槽引出回水管(7),在所述前置拦截沉淀槽(2)和清水槽(3)的底部各设有排污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防污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清水槽(3)内回水管(7)下方设有拦污格栅(6),所述拦污格栅(6)将清水槽(3)分隔成上下两个水体空间;从集水槽进入清水槽中的杂质进一步沉淀并通过拦污格栅(6)沉淀到清水槽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塔防污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回水管口设置有管口导流部件(8),所述管口导流部件包括上片部分和下片部分,分别设计于回水管口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管口上片部分和下片部分导流部件和回水管口为一体设计或单独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塔防污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5)上端或者清水槽上部设有防止杂物进入清水槽的拦污网(4),所述拦污网(4)的高度高于冷却塔正常运行时集水盘或集水槽(1)内的水位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塔防污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水槽和清水槽为和方形冷却塔或圆形冷却塔对应的方形或圆形;清水槽(3)的底部高出集水槽底部端面或与集水槽底部持平,或者,清水槽(3)的底部从集水槽(1)底部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塔防污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槽(3)和集水槽(1)的底部为平面或为一端高一端低的斜面,或为对角方向一端高一端低的斜面;清水槽(3)和集水槽(1)的底部为斜面时,排污口设置于底面低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塔防污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回水管口设置有管口导流部件(8),所述管口导流部件包括上片部分和下片部分,分别设计于回水管口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管口上片部分和下片部分导流部件和回水管口为一体设计或单独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塔防污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5)上端或者清水槽上部设有防止杂物进入清水槽的拦污网(4),所述拦污网(4)的高度高于冷却塔正常运行时集水盘或集水槽(1)内的水位面。
9.根据权利要求1、2、6、7或8所述的冷却塔防污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集水槽下部设有流水排污通道构件(11),所述流水排污通道构件(11)采用板材固定在前置沉淀槽下部距离底面一定距离处,所述排污通道构件(11)本身或者排污通道构件(11)与集水槽(1)内壁之间预留纳污缝(13),所述排污通道构件(11)在距离排污口的远端留有通道进水口(14)。
10.一种冷却塔,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防污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污排污装置安装或设置于冷却塔本体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天,未经赵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6355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