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磨条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62296.4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47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刘献礼;崔玉龙;赵泽民;王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33/10 | 分类号: | B24B33/10;B24B4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磨条夹具,由进给机构、锁紧装置、进给用测力装置、调节装置、工件定位装置、珩磨装置、夹具外框固定装置组成。所述的进给用测力轴与微分进给阶梯主轴连接,所述的微分进给阶梯主轴与调节轴连接;所述的锁紧螺钉与微分进给阶梯主轴连接,所述的固定套筒与右夹具外框相连,所述的夹具外框与压紧枢轴相连,实现了夹具的合理性设计。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磨条夹具,在进行精密珩磨时,采用粗珩、半精珩、精珩的珩磨工艺,能充分满足工件表面质量要求;在进行尺寸测量时,可以采用更换珩磨装置至工件定位装置的方式,进行工件外径的精确测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整体式硬质合金刀具棒料珩磨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磨条夹具。
背景技术
珩磨加工作为工件精密加工的关键技术,在航空航天、军工、汽车及精密液压等许多重要领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刀具行业的快速发展,珩磨技术与刀具行业的融合掀起了珩磨加工领域的新革命。随着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工业牙齿”—硬质合金刀具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高精度加工行业,硬质合金刀具的跳动对产品精度有致命的影响,而刀具跳动指标的高低主要受硬质合金棒料的圆柱度指标限制。在硬质合金棒料磨削加工过程中,磨削后棒料的圆柱度受材质及磨削工艺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都在0.005mm~0.01mm之间,与最终精加工至0.0005mm~0.005mm的圆柱度及光洁度要求相差甚远,因而硬质合金刀具所用棒料的圆柱度及光洁度的控制和工件外径尺寸的精确测量上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进行精密珩磨时,采用粗珩、半精珩、精珩的珩磨工艺,在加工的最后阶通过磨条和加工条件的选择,以产生适当的堵塞或变钝的珩磨状态,由此可以得到接近镜面的良好加工表面,珩磨加工出来的工件表面的耐磨性好;在进行尺寸测量时,可以采用更换珩磨装置至工件定位装置的方式,进行工件外径的精确测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磨条夹具,由进给机构、锁紧装置、进给用测力装置、调节装置、工件定位装置、珩磨装置、夹具外框固定装置组成,其中进给用测力轴是进给用测力装置的一个部件,锁紧螺钉是锁紧装置的一个部件,固定套筒是进给机构的一个部件,所述的进给用测力轴(22)与微分进给阶梯主轴(14)连接,所述的微分进给阶梯主轴(14)与调节轴(4)连接:所述的锁紧螺钉(2)与微分进给阶梯主轴(14)连接,所述的固定套筒(3)与右夹具外框(9-2)相连,所述的夹具外框(9)与压紧枢轴(8)相连。
所述的一种磨条夹具,所述的进给机构由微分进给阶梯主轴(14)、微分套筒(5)组成;所述的锁紧装置由锁紧螺钉(2)、锁紧阀(16)组成;所述的进给用测力装置由微调旋钮(17)、螺钉(18)、棘轮(19)、弹簧(20)、挡圈(21)、进给用测力轴(22)组成;所述的调节装置由调节杆(13)、挡销(12)、调节轴(4)组成;所述的工件定位装置由右支承座(6-2)、V型支座(7)组成;所述的珩磨装置由左支承座(6-1)、磨条(11)组成;所述的夹具外框固定装置由压紧枢轴(8)、转矩臂(10)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磨条夹具,所述的夹具外框(9)由左夹具外框(9-1)和右夹具外框(9-2)组成,所述的左夹具外框(9-1)上、下部设有三角形卡槽(24),所述的三角形卡槽(24)与珩磨装置连接;所述的右夹具外框(9-2)上、下部设有三角形卡槽(24),所述的三角形卡槽(24)与工件定位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磨条夹具,所述的进给用测力轴(22)外径设有一个测力轴销孔(23),搬动测力轴销孔(23)使得进给用测力轴(22)与微分进给阶梯主轴(14)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磨条夹具,所述的微分进给阶梯主轴(14)外径设有微分进给螺纹(1),所述的微分进给螺纹(1)为工件外径珩磨及测量微进给的细牙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622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