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射水箱与工艺水箱的溢流补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61036.5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93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梁新强;王文明;郭方荣;王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玉泉生物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3/01 | 分类号: | F17D3/01;F17D1/14 |
代理公司: | 37278 济南誉琨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庞庆芳 |
地址: | 256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溢流 补水管 集水箱 水箱 溢流管 支管 脱硫工艺水箱 本实用新型 补给 溢流补水装置 工艺水箱 生产效率 使用寿命 水箱连接 梯度变化 脱硫工艺 工业水 溢流阀 溢流水 滤箱 连通 生产能力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射水箱与工艺水箱的溢流补水装置,包括射水箱、脱硫工艺水箱、工业补水管、工艺补水管、溢流补水管、集水箱和滤箱,溢流补水管从集水箱内部引出连接至工艺补水管,集水箱与射水箱通过溢流管连通并且低于射水箱,溢流管包括多个与射水箱连接的溢流支管和一个与集水箱连接的溢流集中管,溢流支管的水平高度呈梯度变化,溢流支管上设置有溢流阀。本装置将射水箱中的溢流水通过集水箱进行集中在补给给脱硫工艺水箱,丰富了脱硫工艺水的补给路线,提高了工业水的利用率,同时也有效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溢流管能够根据不同的生产能力进行组合使用,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合大规模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质发电配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射水箱与工艺水箱的溢流补水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发电是利用生物质所具有的生物质能进行的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种,包括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发电、农林废弃物气化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填埋气发电、沼气发电。其中,脱硫工艺水箱承担制做石灰石浆液、冲洗除雾器、冲洗皮带机滤布、冷却循环泵电机等多种用途,用水量大,但补水来源较单一,无法满足用水需求,而射水抽汽器对工作温度有严格要求,为了降低射水箱水温,必须向射水箱内补充温度较低的工业水来冷却射水箱温度,因此导致射水箱出现溢流现象,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现有的设备中缺乏对射水箱溢流的处理设备,大多数生产工艺是将溢流的水用管道将其引入至循环冷水池中进行循环;这样做存在的问题是,射水箱中的补水大多来自冷却塔冷却水(循环水),经过多次循环之后必将对射水抽气器、射水泵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而且增加清理射水箱的清洗难度;然而在工艺水箱中所需的水的要求质量比较低,如果向脱硫工艺水箱连续补充工业水会增加成本,尤其是在夏天水源紧张的情况下,成本陡增且利用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射水箱的溢流问题以及脱硫工艺水箱的补水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一种射水箱与工艺水箱的溢流补水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射水箱与工艺水箱的溢流补水装置,包括射水箱、脱硫工艺水箱、阀门和冷却水池,所述射水箱上设置有泄气阀、排污阀和工业补水管,所述脱硫工艺水箱上设置有工艺补水管,所述冷却水池向脱硫工艺水箱中供水,所述射水箱的一侧设置有低于射水箱的集水箱,所述射水箱与集水箱通过溢流管连通,所述溢流管包括多个与射水箱连接的溢流支管和一个与集水箱连接的溢流集中管,所述溢流支管的水平高度呈梯度变化,所述溢流支管上设置有溢流阀,所述溢流集中管与集水箱的连接处设置有位于集水箱内部的滤箱,所述集水箱中设置有溢流补水管,所述溢流补水管从集水箱内部引出连接至工艺补水管,所述溢流补水管上设置有补水泵并且在靠近与工艺补水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单向阀。
作为优选,所述射水箱的内部底部位置设置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的底部与射水箱的侧壁间距为射水箱的两个侧壁间距的1/5。
作为优选,所述排污阀设置在倾斜板与射水箱底面的夹角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滤箱包括为六面体并且每个面都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箱上靠近溢流集中管的一侧设置有箱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射水箱与工艺水箱的溢流补水装置,将射水箱中的溢流水通过集水箱进行集中在补给给脱硫工艺水箱,丰富了脱硫工艺水的补给路线,而且提高了工业水的利用率,同时也有效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本装置中的溢流管能够根据不同的生产能力进行组合使用,既能提高溢流导出效果又能提高射水箱压力的稳定性使其安全运行,而且射水箱的排污效果较好,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玉泉生物发电有限公司,未经济南玉泉生物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610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FLNG产生的BOG冷能回收利用系统
- 下一篇:水流自动截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