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井气、液双功能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60994.0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18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俊;黄启龙;李雁冬;黄赟;桑晓彤;杨晓燕;卜凡宁;贾婧宁;高海涛;李妍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东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E21B49/08 | 分类号: | E21B4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液进口 壳体 三级分离伞 二级分离 取气阀门 取样装置 液体出口 一级分离 大小头 油井气 液双 油样 本实用新型 顶部中心 上部侧面 油田油井 伴生气 气出口 外螺纹 飞溅 拱顶 气样 采油 | ||
一种油井气、液双功能取样装置,包括:大小头、取气阀门、气出口、壳体、混合液进口、一级分离伞、二级分离伞、三级分离伞、液体出口;其特征是:所述一种油井气、液双功能取样装置为圆柱体拱顶容器,壳体的下部中心设有液体出口,顶部中心设有取气阀门、大小头,上部侧面设有混合液进口,混合液进口设有外螺纹,在壳体的内部中间位于混合液进口的下部依次设有一级分离伞、二级分离伞、三级分离伞。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油田油井同时录取油样、气样,设计新颖,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简单,有效避免录取油样时伴生气飞溅到样桶外,污染环境,保障采油工人的身体健康,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油井天燃气和油样录取设备,属于井口配件,具体而言是一种油井气、液双功能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油井天然气、油样是油田现场采油工人经常性的工作之一,通过天然气样的分析,了解天然气的成份,掌握油藏状况;通过油样分析,掌握油井含水,计算油井产量,是油井单井分析、井组分析、油藏动态分析的依据。通常油井产出液为含有油、气、水的混合液,传统的方法录取油样时往往混合液中的伴生气飞溅到样桶外,污染环境,有时还溅到岗位工人的衣服上;录取气样时需要用专门的工具设备从油井套管录取,操作步骤繁琐。因而,现有技术不能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设计一种油井气、液双功能取样装置,解决采油工人录取油样液体飞溅、污染环境、录取气样操作繁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大小头、取气阀门、气出口、壳体、混合液进口、一级分离伞、二级分离伞、三级分离伞、液体出口;其特征是:所述一种油井气、液双功能取样装置为圆柱体拱顶容器,壳体的下部中心设有液体出口,顶部中心设有取气阀门、大小头,上部侧面设有混合液进口,混合液进口设有外螺纹,在壳体的内部中间位于混合液进口的下部依次设有一级分离伞、二级分离伞、三级分离伞。
上述一种油井气、液双功能取样装置大小头为一级阶梯形圆柱体,中心设有通孔,下部直径大于上部直径,下部设有外螺纹,上部设有“马牙口”。
上述一种油井气、液双功能取样装置混合液进口穿过壳体的外壁至壳体的中心,与壳体焊接为一体,混合液进口的里端与倒扣梯形漏斗焊接为一体。
上述一种油井气、液双功能取样装置一级分离伞、二级分离伞均为锥形漏斗结构,二者之间设有一定距离,四周与壳体的内壁焊接为一体,一级分离伞、二级分离伞均布设有过流孔。
上述一种油井气、液双功能取样装置三级分离伞为管帽形,位于二级分离伞的下部,二者之间的距离与一级分离伞与二级分离伞之间距离相等,三级分离伞同样均布设有过流孔。
工作原理
一种油井气、液双功能取样装置,在录取油样时,油井产出的混合液通过取样阀门进入一种油井气、液双功能取样装置的壳体内,通过倒梯形漏斗,至一级分离伞、二级分离伞、三级分离伞,通过液体出口流入油样桶;同时,打开取气阀门,天然气通过气管线进入水池内的取气瓶。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油田油井同时录取油样、气样,设计新颖,结构合理,操作方便,有效避免录取油样时伴生气飞溅到样桶外,污染环境,录取气样,操作简单,保障采油工人的身体健康,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现场应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东采油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东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609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