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板桩围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58352.7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5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鲍僇;李文涛;王旭明;吕菊英;钱继春;叶晓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第一水电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04 | 分类号: | E02D5/04;E02D19/04;E02D3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95 | 代理人: | 赵越剑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 围堰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围堰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板桩围堰结构。该围堰结构,包括一排钢板桩,钢板桩的背水侧基底上设置混凝土面层,混凝土面层内设置有暴露在外的预埋件,钢板桩上部设置围檩,围檩与预埋件通过钢支撑连接,混凝土面层上设置粘土反压层。施工简便,造价相对较低,结构比较稳定,占地面积较小,相对面前的围堰结构,更能满足河道入海口工程的施工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围堰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板桩围堰结构。
背景技术
河道入海口工程受汛期排涝影响,水位变动较大,基底多为淤泥质土,基底不稳定。针对这种情况,目前常用的围堰施工方法有吨包袋护坡土石围堰和双排钢板桩围堰。其中土石围堰占地面积大,占用河道,造成汛期行洪困难,且由于河道入海口基底土质差,容易发生坍塌事故;而双排钢板桩围堰施工及安全性能优良,但却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尤其在较长的施工周期中,会进一步增加施工费用。这两种围堰的施工方式均不能满足河道入海口工程的施工要求。因此,寻找一种施工简便、造价低、稳定且占地面积较小的围堰结构是目前针对河道入海口工程施工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处于河道入海口的围堰施工存在的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钢板桩围堰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板桩围堰结构,包括一排钢板桩,钢板桩的背水侧基底上设置混凝土面层,混凝土面层内设置有暴露在外的预埋件,钢板桩上部设置围檩,围檩与预埋件通过钢支撑连接,混凝土面层上设置粘土反压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钢支撑与混凝土面层的夹角小于45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围檩为H型钢围檩。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钢支撑为工字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钢板桩的迎水面设置止水结构,止水结构采用两布一膜止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各钢板桩搭接处采用泡沫胶结构止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钢板桩底部下方预留有打设钢板桩的施工缝,施工缝底部铺设反滤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钢板桩背水侧底部设置止水结构,止水结构采用两布一膜结构止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围堰两侧距离两侧挡墙一定距离处,钢板桩向内侧形成拐角。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钢支撑间隔小于等于3米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施工简便,造价相对较低,结构比较稳定,占地面积较小,相对面前的围堰结构,更能满足河道入海口工程的施工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钢板桩,2混凝土面层,3预埋件,4围檩,5钢支撑,6粘土反压层,7止水结构,8反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说明。
实施例:
一种钢板桩围堰结构,如图1所示,该围堰结构包括一排钢板桩1,钢板桩1排列组成围堰,由于河道入海口工程受汛期排涝影响,水位变动较大,基底多为淤泥质土,因此,特地在钢板桩1的背水侧基底上设置混凝土面层2,同时,将混凝土面层2延伸至迎水面,混凝土面层2内设置有暴露在外的预埋件3,预埋件3位于钢板桩1的背水侧,在排列的钢板桩1上部设置围檩4,然后,将围檩4与预埋件3通过钢支撑5连接,最后,钢板桩1的背水侧的混凝土面层2上设置粘土反压层6,粘土反压层6将预埋件3、钢支撑5埋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第一水电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第一水电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583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反渗透设备的保温原水箱
- 下一篇:一种轮胎降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