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变压吸附制氮装置和制氮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557816.2 | 申请日: | 2019-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57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 发明(设计)人: | 胡耀明;汤历斌;吕海松;柯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池州山立分子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21/04 | 分类号: | C01B21/04 | 
| 代理公司: | 44224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彤;侯武娇 | 
| 地址: | 247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塔 限流孔板 变压吸附制氮 吸附剂再生 出气口 吸附 本实用新型 辅助吸附剂 体系压力 制氮系统 氮气罐 阀门组 供气机 真空泵 连通 再生 | ||
1.一种新型变压吸附制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真空泵、第一限流孔板、供气机、氮气罐和阀门组;所述阀门组包括:第一进气阀、第二进气阀、第一出气阀、第二出气阀、第一排气阀和第二排气阀;
所述第一吸附塔的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一进气阀与所述供气机连通,所述第一吸附塔的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一排气阀与所述真空泵连通,所述第一吸附塔的出气口通过所述第一出气阀与所述氮气罐连通;
所述第二吸附塔的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二进气阀与所述供气机连通,所述第二吸附塔的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二排气阀与所述真空泵连通,所述第二吸附塔的出气口通过所述第二出气阀与所述氮气罐连通;
所述第一限流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吸附塔和所述第二吸附塔之间,且所述第一吸附塔的出气口通过所述第一限流孔板与所述第二吸附塔的出气口连通,当所述第一吸附塔吸附时,所述第一限流孔板用于辅助所述第二吸附塔中吸附剂再生,当所述第二吸附塔吸附时,所述第一限流孔板用于辅助所述第一吸附塔中吸附剂再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变压吸附制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流孔板以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吸附塔和所述第二吸附塔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变压吸附制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流孔板设置为:使所述第一吸附塔或所述第二吸附塔进行一次吸附的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一限流孔板的气体的流量占所制得的气体的总量的3%-7%。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变压吸附制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组还包括第一均压阀和第二均压阀;所述第一吸附塔的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一均压阀与所述第二吸附塔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吸附塔的出气口通过所述第二均压阀与所述第二吸附塔的出气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变压吸附制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塔的进气口和所述第二吸附塔的进气口之间设置有第二限流孔板,且所述第二限流孔板与所述第一均压阀串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变压吸附制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塔的出气口和所述第二吸附塔的出气口之间设置有第三限流孔板,且所述第三限流孔板与所述第二均压阀串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变压吸附制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组还包括:第三排气阀和第四排气阀,所述第三排气阀和所述第四排气阀彼此并联;
所述第三排气阀分别与所述第一排气阀和所述第二排气阀串联,用于将通过所述第一排气阀和所述第二排气阀的气体排到外界;
所述第四排气阀分别与所述第一排气阀和所述第二排气阀串联,用于使所述第一吸附塔通过所述第一排气阀与所述真空泵连通,使所述第二吸附塔通过所述第二排气阀与所述真空泵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变压吸附制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机为高压变频风机。
9.一种新型变压吸附制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变压吸附制氮装置和密闭空间,所述新型变压吸附制氮装置的所述供气机与所述密闭空间的出气口连通,所述新型变压吸附制氮装置的所述氮气罐与所述密闭空间的进气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变压吸附制氮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进气阀和第四进气阀,所述第三进气阀设置在所述供气机和所述密闭空间的出气口之间,用于控制所述密闭空间内的气体进入所述供气机;
所述第四进气阀与所述第三进气阀并联,用于控制外界的空气进入所述供气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池州山立分子筛有限公司,未经池州山立分子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5781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式吸附制氮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物炭的高效制备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