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扬声器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56476.1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97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绍元;冯炉;时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02 | 分类号: | H04R1/02;H04R1/28 |
代理公司: | 44289 深圳市中原力和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谢芝柏 |
地址: | 新加坡宏茂桥*** | 国省代码: | 新加坡;SG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腔 发声单体 吸音层 底壳 顶壳 扬声器箱 收容空间 围合 弹性抵接 前腔 本实用新型 低频声学 共振条件 缓冲作用 声腔 分隔 盖设 可用 收容 虚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扬声器箱,包括:底壳;顶壳,盖设于底壳上,并与底壳围合形成收容空间;发声单体,收容于收容空间内,并将收容空间分隔成前腔和后腔,发声单体与底壳围合形成前腔,发声单体、顶壳及底壳共同围合形成后腔;及柔性吸音层,位于后腔内,并弹性抵接在发声单体和顶壳之间。上述扬声器箱,通过在后腔内设置柔性吸音层,且柔性吸音层弹性抵接在发声单体和顶壳之间,柔性吸音层能够对顶壳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可破坏后腔的刚性共振条件,大大增强了扬声器箱的使用可靠性,同时柔性吸音层相对后腔的设置使得整个后腔都可用于形成虚拟声腔,有效提高了扬声器箱的低频声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箱。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扬声器箱的发声单体、顶壳及底壳共同围合形成的后腔仍有较大的空间未被利用,在发生单体发声工作时,易造成后腔出现刚性共振而影响扬声器箱的使用可靠性,并且该后腔的较大空间未利用,使得扬声器箱的虚拟声腔的体积未极大化,从而极大地限制了扬声器箱的低频声学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后腔出现刚性共振、且低频声学性能优良的扬声器箱。
一种扬声器箱,包括:
底壳;
顶壳,盖设于所述底壳上,并与所述底壳围合形成收容空间;
发声单体,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成前腔和后腔,所述发声单体与所述底壳围合形成所述前腔,所述发声单体、所述顶壳及所述底壳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后腔;及
柔性吸音层,位于所述后腔内,并弹性抵接在所述发声单体和所述顶壳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壳上形成有导声通道,所述导声通道将所述前腔与外界连通,用于形成侧面发声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透气隔离件,所述透气隔离件设于所述柔性吸音层和所述发声单体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气隔离件通过粘性层粘接固定于所述发声单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加强层,所述第一加强层嵌设于所述顶壳内,所述柔性吸音层弹性抵接在所述发声单体和所述第一加强层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加强层,所述第二加强层嵌设于所述底壳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壳上设有与所述前腔连通的容纳口,所述第二加强层固定于所述底壳并覆盖所述容纳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强层与所述底壳注塑成型为一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伸入至所述收容空间内,并与所述发声单体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吸音层由吸音棉制成。
上述扬声器箱,通过在后腔内设置柔性吸音层,且柔性吸音层弹性抵接在发声单体和顶壳之间,柔性吸音层能够对顶壳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可破坏后腔的刚性共振条件,大大增强了扬声器箱的使用可靠性,同时柔性吸音层相对后腔的设置使得整个后腔都可用于形成虚拟声腔,从而使得扬声器箱的虚拟声腔体积达到最大化,有效提高了扬声器箱的低频声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扬声器箱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扬声器箱的爆炸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经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564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声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