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转轴压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54693.7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36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功和;李新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朗迅工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臂 机械手 导轨本体 滑动箱 料框 自动转轴 齿轮槽 压装机 齿轮 工作台 壳体 料仓 转轴 本实用新型 工作效率 公司收益 壳体中部 内部设置 升降机构 刹车轮 滑板 滑槽 滑块 拿取 气缸 上料 自动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转轴压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刹车轮,且壳体中部安装有导轨本体,所述导轨本体中部开设有齿轮槽,且齿轮槽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导轨本体上部设置有滑动箱,且滑动箱的底部均设置有齿轮,同时齿轮两侧均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动箱上安装有机械臂,左侧所述机械臂上安装有第一机械手,右侧所述机械臂上安装有第二机械手,所述机械臂下方设置有料框和工作台,且料框位于工作台左侧,所述料框内部设置有料仓。该自动转轴压装机,设置有料仓、滑板、U型槽和气缸,料升降机构可以将转轴顶起,便于第一机械手拿取转轴,实现自动化上料,取代人工,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公司收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装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转轴压装机。
背景技术
压装机是主要用于对轴类和轴套类零件进行校正、压装,也可作其他类似工艺用途,随着第一代电子产品以电子管为核心,四十年代末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只半导体三极管,它以小巧、轻便、省电、寿命长等特点,很快地被各国应用起来,在很大范围内取代了电子管,五十年代末期,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块集成电路,它把许多晶体管等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块硅芯片上,使电子产品向更小型化发展,集成电路从小规模集成电路迅速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而使电子产品向着高效能低消耗、高精度、高稳定、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了解到,2012年1~11月,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10685亿美元,同比增长4.1%,增速比1~10月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6273亿美元,同比增长4.5%,增速比1~10月提高0.6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出口的33.9%;进口4412亿美元,同比增长3.5%,增速比1~10月提高1.0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进口的26.7%。11月当月,电子信息产品出口676亿美元,单月出口额创全年新高,增长9.2%;进口488亿美元,增长4.3%,由此看出我国是一制造大国。
现有的电子产品如笔记本、手机等产品的转轴组装还是采用人工的方式去进行上料组装,大大的降低了电子产品的生产效率,而且采用人工手动组装对工人的操作技巧还需要进行培训,人员的培训,效率的降低,这都造成了公司的收益降低,因此便提出了该自动转轴压装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转轴压装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电子产品如笔记本、手机等产品的转轴组装还是采用人工的方式去进行组装,大大的降低了电子产品的生产效率,而且采用人工组装对工人的操作技巧还需要进行培训,人员的培训,效率的降低,这都造成了公司的收益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转轴压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刹车轮,且壳体中部安装有导轨本体,所述导轨本体中部开设有齿轮槽,且齿轮槽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导轨本体上部设置有滑动箱,且滑动箱的底部均设置有齿轮,同时齿轮两侧均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动箱上安装有机械臂,左侧所述机械臂上安装有第一机械手,右侧所述机械臂上安装有第二机械手,所述机械臂下方设置有料框和工作台,且料框位于工作台左侧,所述料框内部设置有料仓,且料仓右侧设置有滑板,同时滑板的顶部设置有U型槽,所述的滑板两侧设置有气缸,且气缸底部与料框底部相固定,所述壳体上部设置有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刹车轮设置有四个,且刹车轮分布在壳体各顶角位置。
优选的,所述滑动箱设置有两个,且滑动箱内部均设置有伺服电机。
优选的,所述滑槽和滑块构成滑动机构,且滑动机构设置有两组。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横截面和滑块的横截面均为“T”型。
优选的,所述滑板、U型槽和气缸构成升降机构,且升降机构的升降距离大于料仓的最大深度。
优选的,所述料仓左侧底部所在的水平高度高于料仓右侧底部所在的水平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自动转轴压装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朗迅工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朗迅工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546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