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手机壳的蓄光膜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54516.9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1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惠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夜景辉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9 | 分类号: | C09J7/29;H04M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光层 防滑凸起 防滑层 蓄光 本实用新型 防滑纹路 遮光层 手滑 玻璃微珠层 表面设置 反光材料 圆面结构 背胶层 上端面 手机壳 发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手机壳的蓄光膜,属于反光材料技术领域,包括蓄光层,蓄光层的上端面设置有用于防止手滑的防滑层,防滑层包括防滑凸起,防滑凸起的一侧呈圆面结构,防滑凸起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防滑纹路沿防滑凸起的径向方向逐渐缩减,蓄光层背向防滑层的一侧设置有遮光层,遮光层背向蓄光层的一侧设置有背胶层,防滑层与蓄光层之间设置有用于提高蓄光膜发光亮度的玻璃微珠层。本实用新型改善了手部接触蓄光膜容易产生手滑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手机壳的蓄光膜。
背景技术
蓄光膜由高分子材料和蓄光粉结合,采用挤出或涂布的工艺,成为一定厚度的薄膜。广泛应用于各种户外场所以及日常生活用品当中在黑暗中起到明示、指导的作用以及使用品的外观更加炫丽。
由于手机壳被广泛使用,商家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手机壳,通过在手机壳的表面设有蓄光膜,蓄光膜表面光滑,导致手部出汗的使用者拿着贴有蓄光膜的手机壳时,容易出现滑落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手部蓄光膜容易产生手滑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手机壳的蓄光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手机壳的蓄光膜,包括蓄光层,所述蓄光层的上端面设置有用于防止手滑的防滑层,所述防滑层包括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的一侧呈圆面结构,所述防滑凸起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所述防滑纹路沿防滑凸起的径向方向逐渐缩减,所述蓄光层背向防滑层的一侧设置有遮光层,所述遮光层背向蓄光层的一侧设置有背胶层,所述背胶层背离遮光层的一侧设置有离型层,所述防滑层与蓄光层之间设置有用于提高蓄光膜发光亮度的玻璃微珠层。
优选地,所述玻璃微珠层内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呈波浪状结构,每一所述凹槽的波谷位置设置有玻璃微珠。
优选地,所述防滑层还包括抗磨损层和抗腐蚀层,所述抗磨损层和抗腐蚀层均为透明涂层。
优选地,所述抗磨损层上开设有若干个收纳槽,所述防滑凸起粘接在收纳槽内,所述防滑凸起内填充有透明颗粒,所述透明颗粒的内部呈蜂窝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遮光层为聚酯薄膜。
优选地,所述蓄光层与遮光层之间设置有防辐射层。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通过在蓄光层上设有用于防止手拿着手机壳出现手滑的防滑层,防滑层包括防滑凸起,防滑凸起的表面设有防滑纹路,利用其良好的防滑效果,提高手部与蓄光膜之间的摩擦力,避免蓄光膜贴在手机壳时,且手部处于出汗状态时,容易出现手滑的现象,而且防滑层与蓄光层之间设置有玻璃微珠层,玻璃微珠层的设置,具有提高蓄光层发光亮度的作用,从而提高蓄光膜的发光亮度,时手机壳更加炫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手机壳的蓄光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滑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蓄光层;2、遮光层;3、背胶层;4、玻璃微珠层;5、凹槽;6、玻璃微珠;7、抗磨损层;8、抗腐蚀层;9、收纳槽;10、透明颗粒;11、防辐射层;12、离型层;13、防滑凸起;14防滑纹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夜景辉反光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夜景辉反光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545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用手机保护膜
- 下一篇:一种增强发光强度的夜光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