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生物处理功能的调蓄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52675.5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12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周传庭;唐建国;蒋明;赵国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31304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000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化反应区 本实用新型 生化反应 悬浮填料 冲洗室 进水格栅井 喷淋水管 调蓄池 集水沟 设备间 廊道 冲洗 生物处理功能 鼓风机 蓄电池 穿孔曝气管 顶部位置 加药装置 内部设置 占地空间 进水箱 喷淋 筛网 微生物 拦截 河水 投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生物处理功能的调蓄池,蓄电池包括设备间和生化反应调蓄区,设备间内部设置有进加药装置和鼓风机,生化反应调蓄区中设置有进水箱、进水格栅井和生化反应区;生化反应区位于生化反应调蓄区中间位置,生化反应区的一侧设置有一组冲洗室,下方设置有冲洗廊道,另一侧设有集水沟;生化反应区通过拦截筛网与冲洗室、冲洗廊道及集水沟相连接;生化反应区的底部设置有穿孔曝气管,生化反应区的中间位置放置悬浮填料,顶部位置设置有喷淋水管,进水格栅井设置于冲洗室的上部。本实用新型节省投资与占地空间,本实用新型通过生化反应区上部的喷淋水管定期喷淋河水到调蓄池内的悬浮填料上,维持悬浮填料上微生物的活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生物处理功能的调蓄池。
背景技术
目前,合流制系统的溢流污染和分流制的初期雨水污染是造成城市水体环境恶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需要对初期雨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至水体,由于初期雨水具有时间短,流量大的特点,如直接在排水末端设置处理装置,则处理装置的规模将非常大,目前常规的解决方案是在排水系统末端设置调蓄池,在降雨初期将初期雨水储存起来,然后用提升泵将调蓄池内储存的初期雨水均匀输送至处理装置内,处理后排放至水体,该种方案虽然能够降低处理装置的规模,但由于分别设置调蓄池及处理装置,投资高,占地面积大,且处理装置处理能力的限制,往往调蓄池放空时间较长,待下次降雨来临时,调蓄池还未放空,严重影响了调蓄池的使用效率。
同时,随着今年对水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对初期雨水的处理不再是简单的去除SS,TP以及少量有机物,更加注重去除氨氮等营养物质,据此,处理工艺就不能在采用简单的混凝沉淀工艺,需采用生物处理工艺。而采用常规的活性污泥法,无法适应初期雨水间断运行的要求,在旱季没有初期雨水时,无法维持微生物活性,且由于活性污泥法中的微生物是悬浮到污水中的,无法对调蓄池进行彻底放空,长时间累积,会导致调蓄池底部泥沙等板结,严重影响调蓄池的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生物处理功能的调蓄池,其能够较快的将调蓄池放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生物处理功能的调蓄池,包括设备间和生化反应调蓄区,所述设备间位于生化反应调蓄区上方的一侧,所述设备间内部设置有进加药装置和鼓风机,所述生化反应调蓄区中设置有进水箱、与进水箱相连接的进水格栅井和生化反应区;生化反应区位于生化反应调蓄区中间位置,所述生化反应区的一侧设置有一组冲洗室,下方设置有冲洗廊道,另一侧设有集水沟;所述生化反应区通过拦截筛网与冲洗室、冲洗廊道及集水沟相连接;所述生化反应区的底部设置有穿孔曝气管,生化反应区的中间位置放置悬浮填料,顶部位置设置有喷淋水管,所述进水格栅井设置于冲洗室的上部;生化反应区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分隔墙,所述分隔墙将生化反应区划分成若干冲洗廊道,若干所述的冲洗廊道分别与各个冲洗室相对应设置,每个所述冲洗室均安装有冲洗拍门,所述集水沟内安装有冲洗水排空泵和净化水排空泵。
较佳地,上述穿孔曝气管固定在底部的拦截筛网下方,其距离调蓄池的底板的高度为0.5m。
较佳地,上述冲洗水排空泵安装在调蓄池的最底部,用于确保调蓄池内的所有水都能排空。
较佳地,上述净化水排空泵安装在距离调蓄池的底板0.5m高的位置,用于将净化后的水排放。
较佳地,上述设备间通过供气管与生化反应调蓄区联通。
较佳地,上述供气管包括供气总管和供气立管,所述加药装置通过加药管与供气立管相联通,所述供气立管向下贯穿生化反应区并与穿孔曝气管相联通,所述加药装置投加的药剂通过加药管接入供气立管内,最终通过调蓄池内的穿孔曝气管均匀混合到污水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526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