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轮发电机转子引出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52495.7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27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任洪涛;金伦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46 | 分类号: | H02K3/46;H02K3/51;H02K13/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轮发电机 转子 引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轮发电机转子引出线结构,包括轴内引线铜排、弯形引线铜排、轴外引线铜排、铜排固定线夹以及铜排软连接;轴内引线铜排通过铜排固定线夹贴着发电机主轴内壁固定,其上端连接碳刷;弯形引线铜排一端处于发电机主轴内通过铜排软连接与轴内引线铜排的下端连接,另一端从发电机主轴的底部穿出并与轴外引线铜排通过铜排连接线夹连接;轴外引线铜排通过铜排固定线夹固定在转子支架的表面且剩余一端连接转子绕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使得转子引出线不仅在发电机主轴内外能够可靠连接、固定,并能吸收一定轴向、径向不平衡力,整体结构可靠,安装方便,尤其适用于中高转速水轮发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轮发电机转子引出线结构。
背景技术
水轮发电机转子引出线用于连接发电机转子绕组线圈与集电环碳刷,其结构稳定性对发电机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为方便走线,通常转子引出线从集电环引出后敷设在发电机主轴内部,并从主轴下端开槽引出主轴。对于中高转速的水轮发电机,特别是抽水蓄能机组采用的发电电动机,由于转动部分受力复杂,主轴内部的转子引出线若由于长期受到不平衡力而产生连接松动,铜排连接处将产生电打火从而灼坏引线。这种故障由于出线在主轴内部,往往很难发现。因此研究一种结构可靠,安装方便的水轮发电机转子引出线结构具有实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可实现转子引出线在发电机主轴内外可靠连接、固定,且安装方便的水轮发电机转子引出线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轮发电机转子引出线结构,包括轴内引线铜排、弯形引线铜排、轴外引线铜排、铜排固定线夹以及铜排软连接;轴内引线铜排通过铜排固定线夹贴着发电机主轴内壁固定,其上端连接碳刷;弯形引线铜排一端处于发电机主轴内通过铜排软连接与轴内引线铜排的下端连接,另一端从发电机主轴的底部穿出并与轴外引线铜排通过铜排连接线夹连接;轴外引线铜排通过铜排固定线夹固定在转子支架的表面且剩余一端连接转子绕组。
进一步的,铜排固线夹包括上层绝缘垫、下层绝缘垫以及用于锁紧上、下层绝缘垫的螺栓;下层绝缘垫贴合上层绝缘垫的表面设有凹槽,凹槽与上层绝缘垫之间形成可供引线铜排穿过的空间。
进一步的,轴内引线铜排与碳刷通过铜排连接线夹连接。
进一步的,轴外引线铜排与转子绕组通过铜排软连接连接。
进一步的,凹槽的深度与对应的轴内引线铜排的厚度相同或是与对应的轴外引线铜排的厚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突破性地将引出铜排分段布置且针对不同的连接关系采用不同的铜排连接结构,同时结合引出铜排在发电机主轴和转子支架的整体布局,使得转子引出线不仅在发电机主轴内外能够可靠连接、固定,并能吸收一定轴向、径向不平衡力,整体结构可靠,安装方便,尤其适用于中高转速水轮发电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铜排固定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铜排固定线夹1、铜排连接线夹2、轴内引线铜排3、铜排软连接4、弯形引线铜排5、轴外引线铜排6。其中,铜排连接线夹可以将两根铜排搭接在一起的线夹,采用市面上普遍销售的成品;铜排软连接则是一种可以一定范围内形变的铜排连接装置,也为本领域常用的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524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的自动加氟装置
- 下一篇:高空双面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