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留置针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52428.5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0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兰;张银兰;张俊玲;许燕;魏徽;周雨;鲁晶晶;王丽凤;陈蓉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A61M25/02;A61F1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柯凯敏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留置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留置针固定装置。本装置包括弹性箍紧套,在弹性箍紧套的侧壁处沿弹性箍紧套的轴向依序设置可直接观察穿刺点的透明观察窗、供留置针针柄由内而外伸出的贯穿口以及用于在弹性箍紧套外壁处安置留置针针柄的容纳盒;盒体及盒盖的朝向贯穿口的一侧盒沿处均凹设一组弧形槽,以便在盒盖盖覆于盒体上时,两组弧形槽能彼此对合形成供留置针的管身穿入的通行孔。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对于任意手部位置穿刺的留置针的可靠固定效果,并同步实现对留置针针柄部位的对外隔离功能,从而降低甚至避免留置针针柄的污染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留置针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输液理念的更新,临床上使用留置针的频率越来越高。留置针的使用能显著的减少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以及对打针的恐惧感,减轻患者的焦躁情绪,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尤其适用于外科临床环境中。留置针应用技术日趋成熟,但也面临着同样的一个问题,即临床中留置针常常固定不当或不牢靠,或由于患者血管弹性差或活动、睡眠不知觉活动等其他原因,封管后留置针易滑脱、药物外渗,甚至出现留置针折叠的情况,最终导致留置针非计划拔管,这对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不便。此外的,在留置期间,留置针的针柄部位因长时间暴露在外,也容易造成污染,从而危及患者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留置针固定装置,其能实现对于任意手部位置穿刺的留置针的可靠固定效果,并同步实现对留置针针柄部位的对外隔离功能,从而降低甚至避免留置针针柄的污染风险,使用快捷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留置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可套设于患者上肢处的套筒状的弹性箍紧套,在弹性箍紧套的侧壁处沿弹性箍紧套的轴向依序设置可直接观察穿刺点的透明观察窗、供留置针针柄由内而外伸出的贯穿口以及用于在弹性箍紧套外壁处安置留置针针柄的容纳盒;所述容纳盒包括固接于弹性箍紧套外壁尾端处的开口朝上的盒体以及可相对盒体作铰接启闭动作的盒盖,盒盖的相对铰接端的另一端处布置搭扣从而适时闭合和锁紧盒体;盒体及盒盖的朝向贯穿口的一侧盒沿处均凹设一组弧形槽,以便在盒盖盖覆于盒体上时,两组弧形槽能彼此对合形成供留置针的管身穿入的通行孔。
优选的,所述盒体的朝向贯穿口的一侧盒壁处向贯穿口处延伸有过渡坡口,过渡坡口的坡面高度沿其延伸方向而逐渐降低;过渡坡口的坡面处设置有供留置针的管身卡接和固定的卡接槽,卡接槽槽长方向平行过渡坡口延伸方向,以便于留置针的管身能由贯穿口穿出后经由卡接槽过渡衔接至通行孔处。
优选的,所述弹性箍紧套的两端均同轴设置箍紧环,容纳盒固定于弹性箍紧套尾部处的箍紧环上。
优选的,本装置还包括布置于透明观察窗两侧处的拇指固定组件,所述拇指固定组件包括贯穿弹性箍紧套的筒壁而设置的腰形孔,且腰形孔的孔型方向平行弹性箍紧套轴线方向;腰形孔的两长边处均设置导轨,滑块的顶端及底端分别与腰形孔两长边处导轨间构成滑轨导向配合;滑块上贯穿设置有供患者拇指由弹性箍紧套筒腔向外伸出的伸出孔。
优选的,所述滑块外形呈四方块状;滑块的顶端面及底端面处均凹设有燕尾槽状的卡口,以便卡入燕尾槽轨结构的导轨上,进而使得滑块与导轨间形成滑轨导向配合。
优选的,所述伸出孔的孔壁处覆设有一层软垫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524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温预制墙板结构
- 下一篇:电泳用摇气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