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患者下肢体位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552426.6 | 申请日: | 2019-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5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许燕;张银兰;王玉兰;叶婷婷;魏徽;王丽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A63B23/0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柯凯敏 |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患者 下肢 体位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临床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患者下肢体位固定装置。本装置包括夹持垫及约束组件;所述约束组件包括大腿约束槽板以及小腿约束槽板,所述大腿约束槽板与小腿约束槽板通过位于两者相邻端处的铰接轴来形成铰接配合,以使得被大腿约束槽板与小腿约束槽板所约束的患者相应侧下肢能沿铰接轴而产生平行夹持垫垫面的弯曲动作;本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大腿约束槽板与小腿约束槽板相对位置的固定件。本实用新型能针对下肢弱肌力甚至无肌力的患者,从而实现该类患者在翻身状态下的下肢自然弯曲及当前弯曲姿势的保持功能。本实用新型空间占用率更小,使用快捷方便,利于临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临床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患者下肢体位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护理管理是以提高护理质量为主要目标的活动过程,先进的护理理论和技术能否很好地应用于实践,取决于是否有科学的护理管理。外科是医院护理纠纷的易发地,特点是:病种多、急诊多、危重患者多、抢救多、术后患者引流管道多,患者病情复杂且病情变化快,治疗护理任务极重。而在外科护理的过程中,为了防止一些长期卧床休养的病人皮肤患有压疮,又常常需要对病人进行翻身、垫背、抬高下肢等操作,以对皮肤进行擦拭或清洗,在进行翻身、垫背、抬高下肢等操作时可能会为病人带来不适,此时易于引起纠纷。尤其对于一些弱肌力甚至无肌力的患者,在翻身侧卧并保持体位的过程中,正常人腿部会自然弯曲以便适应当前体位,然而弱肌力甚至无肌力的患者却无法维持上述腿部弯曲状态,腿部绷直是常态,这就需要护理人员以外物如棉被等抵住小腿甚至依靠病人家属人工扶持,不仅操作极为繁琐,同时也给医护人员及病人家属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是否能研发一种可应用于上述状况下的体位保持装置,从而能针对下肢弱肌力甚至无肌力的患者,实现该类患者在翻身状态下的下肢自然弯曲及当前弯曲姿势的保持功能,为本领域近年来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患者下肢体位固定装置,其能针对下肢弱肌力甚至无肌力的患者,从而实现该类患者在翻身状态下的下肢自然弯曲及当前弯曲姿势的保持功能。本实用新型空间占用率更小,使用快捷方便,利于临床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患者下肢体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可供患者双腿夹住的平板状的夹持垫,所述夹持垫的两垫面处均布置有一组用于约束和固定患者相应下肢的约束组件;所述约束组件包括用于固定患者大腿的大腿约束槽板以及用于固定患者小腿的小腿约束槽板,所述大腿约束槽板与小腿约束槽板通过位于两者相邻端处的铰接轴来形成铰接配合,以使得被大腿约束槽板与小腿约束槽板所约束的患者相应侧下肢能沿铰接轴而产生平行夹持垫垫面的弯曲动作;本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大腿约束槽板与小腿约束槽板相对位置的固定件。
所述大腿约束槽板与小腿约束槽板外形均呈开口背离夹持垫所在方向的弧槽板状,大腿约束槽板与小腿约束槽板的开口构成供患者下肢卡入的放入口;大腿约束槽板的板端处向外延伸出下层衔接圆板,而小腿约束槽板的板端处向外延伸出上层衔接圆板,两衔接圆板轴线均垂直各槽板轴线以及夹持垫垫面,两衔接圆板与铰接轴彼此同轴以使得两衔接圆板可沿铰接轴而产生相对转动动作。
在上层衔接圆板处布置腰形孔,腰形孔的孔型方向位于以上层衔接圆板轴线为圆心的同一圆上,在下层衔接圆板处布置固定孔,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螺钉;固定螺钉穿过腰形孔后紧固于固定孔处,以在需固定大腿约束槽板与小腿约束槽板相对位置时,可将上层衔接圆板压紧于下层衔接圆板处。
所述固定螺钉为蝶形螺丝。
夹持垫外形呈长方垫板状,在夹持垫的两侧垫面处均垂直夹持垫长度方向而设置滑轨,所述滑轨位于夹持垫相应垫面的对称线上;滑轨上设置可沿滑轨产生导轨滑块动作的滑板,紧固螺钉用于在需要时将滑板固定于滑轨上;滑板的上板面处凹设有沉孔,沉孔孔壁与滚珠轴承的外圈间构成同轴的过盈配合,铰接轴一端固定于上层衔接圆板处同轴孔上后,另一端穿过下层衔接圆板处预留孔,并与滚珠轴承的内圈间构成同轴的过盈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524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拼接铝艺大门
- 下一篇:一种用于曲面加工的工作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