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灯壳的行位出倒扣出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48136.4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63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宁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45/4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叶新平 |
地址: | 51608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灯 行位出 倒扣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灯壳的行位出倒扣出模结构,包括设置于模胚内的前模仁、后模仁,所述前模仁与后模仁的合缝为倾斜结构;所述前模仁的顶部一侧挖空;所述后模仁的底部一侧挖空;所述前模仁顶部设有竖直方向的注塑通道。设有顶杆和行位穿过所述后模仁;行位穿过模仁的部分形成产品的倒扣;在注塑完成后,前模仁打开的同时行位按照导向柱的方向移动,从倒扣内移出;最后由顶杆将产品顶起;由于前模仁的顶部一侧挖空;后模仁的底部一侧挖空,因此减少了模仁的重量,后模仁里行位隧道的挖空量小,提高了模具和产品的质量,降低了成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的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灯壳的行位出倒扣出模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尾灯的灯壳为透明的壳体,如图1所示,部分灯壳内具有用于固定该壳体的倒扣。
目前生产这种后壳都是使用公模进行注塑而制成,而由于该灯壳的形状特殊性,体型大且具备倒扣,因此公模的模仁体积大,因而模仁料重量大。且为了形成倒扣,后模仁里行位隧道的挖空量大,因此模具的强度难以得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灯壳的行位出倒扣出模结构,以减少模具的重量,提到模具的强度。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汽车灯壳的行位出倒扣出模结构,包括设置于模胚内的前模仁、后模仁,所述前模仁与后模仁的合缝为倾斜结构;所述前模仁的顶部一侧挖空;所述后模仁的底部一侧挖空;所述前模仁顶部设有竖直方向的注塑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一种汽车灯壳的行位出倒扣出模结构的改进,还包括预设数量根顶杆;所述顶杆穿过所述后模仁;用于在模胚开模时顶起产品。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一种汽车灯壳的行位出倒扣出模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杆与产品的接触点设置于产品的外圈,用于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一种汽车灯壳的行位出倒扣出模结构的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顶杆的顶部设有推块,用于增大所述顶杆与产品的接触面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一种汽车灯壳的行位出倒扣出模结构的改进,所述后模仁的底部的挖空处设有行位,部分行位穿过所述后模仁,用于形成产品的倒扣。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一种汽车灯壳的行位出倒扣出模结构的改进,所述行位内设有斜向的导向柱,用于限定所述行位的运动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一种汽车灯壳的行位出倒扣出模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杆不穿过所述行位。
在注塑产品时,行位穿过模仁的部分形成倒扣;在注塑完成后,前模仁打开的同时行位按照导向柱的方向移动,从倒扣内移出;最后由顶杆将产品顶起;由于前模仁的顶部一侧挖空;后模仁的底部一侧挖空,因此减少了模仁的重量,后模仁里行位隧道的挖空量小,提高了模具的强度。
如果不设置移动的行位,直接将产品顶起,则损坏倒扣,导致产品不合格;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灯壳的行位出倒扣出模结构提高了模具和产品的质量,降低了成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模具内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模具的切面图,切面为竖直方向且平行于导向柱所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481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砌体外墙保温锚栓
- 下一篇:玻璃构造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