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井和楼梯井相结合的重力坝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46650.4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8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栋良;张萍;徐小东;朱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7/10 | 分类号: | E02B7/10;E04F11/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楼梯 相结合 重力坝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梯井和楼梯井相结合的重力坝,包括一设置在坝体内的竖直井室和大坝廊道,井室通过竖直隔断分隔成电梯井和带有爬梯的楼梯井;其中,楼梯井处于靠近大坝廊道的一侧且通过连接廊道与大坝廊道连通;井室外围设有变态混凝土结构从而与坝体碾压混凝土隔离。该技术方案占用空间小,仅为传统楼梯井与电梯井的一半;并且由于坝体开孔少,结构简单,施工立模少,能够减少对碾压混凝土施工的干扰,发挥碾压混凝土施工快捷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井和楼梯井相结合的重力坝,主要适用于不设置电缆廊道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
背景技术
在水电、水利工程中,有大量工程采用重力坝作为拦河大坝。重力坝是由砼或浆砌石修筑的大体积挡水建筑物,在水压力及其他荷载作用下,主要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抗滑力来满足稳定要求,同时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压力来抵消由于水压力所引起的拉应力以满足强度要求。因此,对于坝高大于50m的中高坝,一般均会设置廊道用于灌浆、排水、检修、巡视等。为便于运行期的检修、巡视,中高坝就需要设置电梯、楼梯等。现有的结构一般采用电梯井、楼梯井分别在坝体内布置,电梯井、楼梯井与廊道间设置前室。这种结构复杂,所需空间大;并且对于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也很难发挥施工快速的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楼梯井和电梯井结合布置以减少布置空间且施工方便、周期短的重力坝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梯井和楼梯井相结合的重力坝,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坝的电梯井与楼梯井结合布置,且不设置前室;包括一设置在坝体内的竖直井室和大坝廊道,井室通过竖直隔断分隔成电梯井和带有爬梯的楼梯井;其中,楼梯井处于靠近大坝廊道的一侧且通过连接廊道与大坝廊道连通;井室外围设有变态混凝土结构从而与坝体碾压混凝土隔离。
进一步的,爬梯通过楼梯井内壁上层层设置的预埋件预制混凝土板连接。
进一步的,电梯井和楼梯井之间以及楼梯井和连接廊道之间采用砖墙隔断。
进一步的,电梯井和楼梯井之间的隔断上设置有电梯门、安全门和防火门门洞。
进一步的,电梯井底部设有集水井并通过设置的排水沟连通至排水廊道。
进一步的,楼梯井和电梯井通过坝顶部位与坝顶常态混凝土整体现浇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突破性地将电梯井和楼梯井相结合并取消了以往结构中设置的前室,从而起到整体占用空间小的效果,经比对,占用空间仅为传统楼梯井与电梯井的一半且结构简单合理;同时,由于坝体开孔少,从而能够减少对碾压混凝土施工的干扰,发挥碾压混凝土施工快捷的优势,使得施工方便、周期短、施工立模少,有助于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B-B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附图。在本实用新型中重力坝的电梯井与楼梯井结合布置,且重力坝不设置前室;本实用新型在坝体内设有竖直井室和大坝廊道,井室内通过竖直的砖墙隔断分隔成电梯井1和带有爬梯的楼梯井2。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电梯井1截面尺寸优选为2.5mx2.5m,楼梯井2尺寸优选为5.8mx2.5m,高度需要根据大坝结构、廊道布置等具体确定。在电梯井1的底部设有2m深集水井并设排水沟通至排水廊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466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砂轮紧固装置及磨床
- 下一篇:一种RCO设备活性炭箱用均压均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