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震波CT检测地基处理后深部土层加固效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46411.9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61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黄生根;庞德聪;吴明磊;胡永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G01V1/42 | 分类号: | G01V1/42 |
代理公司: | 42238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丽丽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射孔 接收孔 滑轮 电缆 土层 绞车 本实用新型 发射探头 管道布置 接收探头 上端口 上端 绕过 缠绕 检测 地基处理 土层加固 效果装置 地震波 孔深 深部 直观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震波CT检测地基处理后深部土层加固效果装置,包括发射孔管道、接收孔管道、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发射孔管道布置于发射孔内,接收孔管道布置于接收孔内,发射孔和接收孔之间为待检测土层,且发射孔和接收孔的孔深均大于待检测土层的深度,发射探头上端连接第一电缆,第一电缆绕过第一滑轮并缠绕于第一绞车上,第一绞车和第一滑轮均设置于发射孔上端口一侧,接收探头上端连接第二电缆,第二电缆绕过第二滑轮并缠绕于第二绞车上,第二绞车和第二滑轮均设置于接收孔上端口一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直观反映待检测土层内部结构,为加固效果做出可靠的评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勘探岩土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震波CT检测地基处理后深部土层加固效果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的日益增大,超高层建筑、超大型桥梁越来越多,对基础工程的质量,尤其是地基处理后土层的承载力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基处理的对象是软弱地基和特殊土地基,如淤泥、冲填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等,在交通、建筑、水利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当工程深部土层力学性质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要对场地进行地基处理。通过置换、夯实、排水等方法对地基土进行加固,以改善地基土的强度、压缩性、渗透性、动力特性等,提高土地密实度,进而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保证建筑的稳定和安全。
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结束后,施工质量好坏难以判断,地形条件多变复杂,对土层产生的加固效果判断难度大。同时,城市地基处理结束后,会对临近建筑物所在的土体产生影响,会造成建筑物失稳的现象产生。目前主要研究通过现场试验,如贯入测定法、动力触探试验等,还有通过室内土工试验测定土体的抗剪强度、重度、孔隙比等物理参数。但这些检测手段的检测周期长,无法准确对土层和场地类别的进行划分。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震波CT检测地基处理后深部土层加固效果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震波CT检测地基处理后深部土层加固效果装置,包括发射孔管道、接收孔管道、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所述发射孔管道布置于发射孔内,所述接收孔管道布置于接收孔内,所述发射孔和所述接收孔之间为待检测土层,且所述发射孔和所述接收孔的孔深均大于所述待检测土层的深度,所述发射探头上端连接第一电缆,所述第一电缆绕过第一滑轮并缠绕于第一绞车上,所述第一绞车和所述第一滑轮均设置于所述发射孔上端口一侧,所述接收探头上端连接第二电缆,所述第二电缆绕过第二滑轮并缠绕于第二绞车上,所述第二绞车和所述第二滑轮均设置于所述接收孔上端口一侧,所述第一绞车用于向所述发射孔管道内下放或上提所述发射探头,所述第二绞车用于向所述接收孔内下放或上提所述接收探头,所述发射探头用于发射地震波信号,所述接收探头用于接收所述地震波信号且该地震波信号用于确定所述待检测土层内部介质分布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发射孔和所述接收孔之间间距为10~30m。
进一步地,所述发射探头包括电火花震源、上发射天线和下发射天线,所述电火花震源上端连接所述上发射天线,下端连接所述下发射天线。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探头包括检波器串和接收天线,所述检波器串下端连接所述接收天线。
进一步地,所述发射探头和所述接收探头下端各连接一重锤,所述重锤用于使所述发射探头和所述接收探头稳定下放。
进一步地,所述发射探头发射地震波信号的发射角角度小于45°。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探头连接主机,所述主机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探头接收的所有地震波信号确定所述待检测土层内部介质分布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464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干扰寻线仪结构
- 下一篇:生物侦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