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田重金属污染客土修复用阻隔层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546386.4 | 申请日: | 2019-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16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 发明(设计)人: | 雍毅;沙涛;吴怡;叶强;孙永亮;王志强;彭晓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 |
| 代理公司: | 51229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郭艳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底部垫层 阻隔层 新土 客土 不透水层 阻断材料 包裹布 开挖 农田重金属污染 土壤污染 阻挡 本实用新型 二次污染 毛细现象 竖直设置 污染土壤 有效解决 重金属 两层 地下水 铺设 扩散 修复 农田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田重金属污染客土修复用阻隔层,阻隔层包括不透水层和底部垫层,不透水层竖直设置于开挖点四周,用于阻挡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向新土中扩散;底部垫层铺设于开挖点底部,用于阻挡地下水上涌以避免造成新土的二次污染;底部垫层包括两层包裹布以及位于包裹布之间用于消除毛细现象的阻断材料层,阻断材料层的厚度为10~30cm。采用该结构的阻隔层,可有效解决农田客土后的新土易受原污染土壤污染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田重金属污染客土修复用阻隔层。
背景技术
客土技术作为一种对高浓度污染土壤的物理修复技术在很多国家已经得到了应用,如日本对60年代神通川地区的受镉污染农田展开的修复,主要技术采用的就是客土法。
客土技术实施的基本过程是利用未受污染的土壤置换已受污染的土壤,以清除污染土壤或降低土壤中污染物浓度。在客土完成后的土壤上种植农作物,可以有效降低农作物对污染物的吸收与富集作用,从而保证农作物的安全可用。
现有客土技术受到施工条件、成本、技术等制约,对于较大片区、受污染较重土壤的修复,并不能实现整个片区污染土壤的全客土。这样就出现了受污染老土对客土置换后的未受污染新土的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田重金属污染客土修复用阻隔层,以解决农田客土后的新土易受原污染土壤污染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农田重金属污染客土修复用阻隔层,阻隔层包括用于阻挡四周污染源的不透水层和用于阻挡底层污染源的底部垫层,不透水层竖直设置于开挖点四周,底部垫层铺设于开挖点底部;底部垫层包括两层包裹布以及位于包裹布之间用于消除毛细现象的阻断材料层,阻断材料层的厚度为10~30cm。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不透水层为厚度为1~5mm的HDPE膜或厚度为5~10mm的水泥硬化墙。
进一步,不透水层上端预留有宽度为5~10cm的翻边。
进一步,包裹布为土工布,阻断材料层为鹅卵石或砾石。
进一步,包裹布为土工布,阻断材料层为膨润土。
进一步,底部垫层2内设置有若干排排水石笼5,排水石笼5竖直设置,其上端与底部垫层2的上层包裹布21相接,下端穿过底部垫层2的下层包裹布21伸入农田地块内部。
进一步,底部垫层2的上层包裹布21凹向所述排水石笼5。
排水石笼5呈柱形或桶形,其由外侧的土工布51以及包裹于土工布51内的鹅卵石或砾石52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在开挖点四周方向上通过设置不透水层实现阻隔,可有效避免开挖点四周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向客土后的新土中扩散,阻断四周方向上的污染源,不会造成新土的二次污染。
2.本实用在垂直方向上通过设置底部垫层的方式消除了底层土壤及地下水体对上层土壤的毛细上涌作用,同时,通过采用双层土工布包夹阻断材料层的方式,形成透水层,对于降雨及灌溉的情况,可以有效下渗排水,防止了过量降水及灌溉浸泡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阻断材料层为鹅卵石或砾石时的剖视图;
图2为底部垫层的剖视图;
图3为阻断材料层为膨润土时的剖视图;
图4为排水石笼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463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