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热器及换热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546172.7 | 申请日: | 2019-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1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灵空调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3/30 | 分类号: | F24F1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林祥 |
| 地址: | 215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系统 | ||
本公开涉及换热器及换热系统。其中,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管、分配管及集流管,所述换热管在换热器相对的两端具有折弯部;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与分配管连通,另一端与集流管连通;其中,所述换热管折弯部的管壁、所述分配管的管壁及所述集流管的管壁中至少一个的部分或全部区域涂覆有换热器隔热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换热器及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系统通过与外部空气进行换热,以为室内(比如房间内部、车辆内部等)提供较为舒适的环境温度。空调系统包括换热器、压缩机、节流器件等部件以及连接各部件的管路,在空调系统工作时,不可避免的伴有热量损失,从而影响空调系统的制冷/制热效率。如何减少空调系统热量损失,提高其换热效率成为空调厂商及研发人员较为重视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换热器,其包括换热管、分配管及集流管,所述换热管在换热器相对的两端具有折弯部;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与分配管连通,另一端与集流管连通;其中,所述换热管折弯部的管壁、所述分配管的管壁及所述集流管的管壁中至少一个的部分或全部区域涂覆有换热器隔热层。
可选的,所述换热器隔热层的材料包括二氧化硅气凝胶;或,
所述换热器隔热层的厚度为1mm~2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换热系统,其包括压缩机、与压缩机的一端连接的第一换热器以及与压缩机另一端连接的第二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为如上所述的换热器。
可选的,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一换热器通过第一管路连接,所述第一管路的部分或全部设有隔热材料层。
可选的,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的节流装置,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节流装置之间通过第二管路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管路的部分或全部设有隔热材料层。
可选的,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容纳第一换热器的壳体,所述壳体外壁的部分或全部设有隔热层和/或所述壳体内壁的部分或全部设有隔热材料层。
可选的,所述换热系统包括在空气流一侧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下游的室内出风口及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上游的回风口,所述腔体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与室内出风口之间流通气流的出风腔体、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与回风口之间的回风腔体以及设置第一换热器的换热腔体。
可选的,所述出风腔体内设有燃气加热或电加热制热的加热设备。
可选的,所述换热系统设有与能够将与所述第一换热器换热后的气流向腔体吹送的送风设备80,所述送风设备的壳体的部分或全部设有隔热材料层。
可选的,所述隔热材料层的材料包括二氧化硅气凝胶;或,
所述隔热材料层的厚度为1mm~2mmm。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及换热系统,所述换热管折弯部的管壁、所述分配管的管壁及所述集流管的管壁中至少一个的部分或全部区域涂覆有换热器隔热层,通过所涂覆的换热器隔热层可将折弯部、分配管及集流管这些不参与换热的结构的至少部分进行保温隔热,有利于降低换热器的热量损失,从而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同时防止冷凝水的形成和滴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换热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换热系统的正视图;
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换热系统在一工作模式下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换热系统在另一工作模式下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灵空调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未经特灵空调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461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馈式降噪枕头
- 下一篇:一种自吸尘电动铲墙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