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自动配料计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46060.1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65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卜晓英;吴修伦;秦法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莱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5/04 | 分类号: | B01F15/04;B01F15/02;B01F7/18 |
代理公司: | 11212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新生 |
地址: | 271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杆 传统装置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电机 计量装置 自动配料 上端 联动杆 推杆 本实用新型 计量配料 出料板 储料罐 挡料板 进料筒 控制杆 横杆 下料 链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自动配料计量装置,包括外壳、电机和动力杆,所述外壳的上端安装有电机,且电机上安装有动力杆,并且动力杆安装在外壳上,所述动力杆和联动杆相连接,所述联动杆上安装有搅拌页,所述动力杆和横杆相连接,所述链条的内侧安装有推杆,所述进料筒的上端安装有储料罐,所述外壳的下部安装有出料板,所述挡料板上安装有控制杆。该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自动配料计量装置,设计了具有计量配料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不方便配料的问题,设计了具有搅拌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混合不充分的问题,同时设计了具有方便下料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不方便收集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自动配料计量装置。
背景技术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一种高比强度、高比模量的纤维材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优越的性能使其在国防航空领域广泛应用,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生产过程中,原料的配比尤为重要。
随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不断应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加工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原材料进行精确配比,但是现有的配料装置在使用时存在着不方便配料、混合不充分和不方便收集的缺点。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配料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自动配料计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不方便配料、混合不充分和不方便收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自动配料计量装置,包括外壳、电机和动力杆,所述外壳的上端安装有电机,且电机上安装有动力杆,并且动力杆安装在外壳上,所述动力杆和联动杆相连接,且联动杆和齿环相连接,并且齿环固定在外壳的内壁上,所述联动杆上安装有搅拌页,且搅拌页安装在动力杆上,并且联动杆安装在功能槽的内部,同时功能槽开设在外壳的内壁上,所述动力杆和横杆相连接,且横杆安装在外壳上,并且横杆安装在链条的内侧,所述链条的内侧安装有推杆,且推杆安装在进料筒上,并且进料筒安装在外壳上,所述进料筒的上端安装有储料罐,且储料罐上设置有刻度条,所述外壳的下部安装有出料板,且出料板上开设有出料槽,并且出料槽的内部安装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上安装有控制杆,且控制杆安装在密封导槽的内部,并且密封导槽开设在外壳上。
优选的,所述动力杆和联动杆上均设置有齿轮,且动力杆通过齿轮和联动杆组成啮合连接,并且联动杆通过齿轮和齿环组成啮合连接,同时联动杆和动力杆上等间距分布有搅拌页。
优选的,所述联动杆和齿环为滑动连接,且联动杆关于齿环的中心线等角度设置。
优选的,所述横杆和动力杆上均设置有锥齿轮,且动力杆通过锥齿轮和横杆组成啮合连接,并且横杆通过链条和推杆组合链传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推杆上设置的螺纹状凸起和进料筒的内壁相贴合,且进料筒和储料罐为粘接连接,并且储料罐的材质为透明玻璃,同时储料罐上均匀分布有刻度条。
优选的,所述挡料板和出料槽为滑动连接,且控制杆和挡料板均设置为向下弯曲,并且挡料板和控制杆为焊接连接,同时控制杆和密封导槽为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自动配料计量装置,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设计了具有计量配料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不方便配料的问题,设计了具有搅拌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混合不充分的问题,同时设计了具有方便下料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不方便收集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莱威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莱威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460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干粉自动加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肥料造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