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道垃圾打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43911.7 | 申请日: | 2019-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1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来樱峰;高鲁达;顾乐欢;徐浩;严明松;许鲁伟;徐海祥;武媚婷;陈思思;沈洋;俞婷;李晶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萧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垃圾 打捞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河道垃圾打捞装置,包括捞杆和捞网,捞杆包括内管和外管;外管上设有将外管锁定于内管上的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周向分布在外管周壁上且连通外管内外壁的多个通道、滑动嵌设在通道内的滚珠以及设置在外管上用于驱动多个滚珠同时抵紧于内管外壁的驱动组件,滚珠始终有部分穿出连接管的内外壁;捞网的外侧上套设有一个用于启闭捞网开口的束紧绳,捞杆上设有用于收缩束紧绳的收缩机构。本方案的打捞装置不仅可对捞杆的长度进行调节,扩大捞网的打捞范围,同时还可对捞网的开口进行束紧,避免了垃圾从捞网中掉出的概率,大大方便了环卫工人清理河面上的漂浮垃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治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垃圾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多数的河道都存在有漂浮垃圾的问题,大量漂浮垃圾聚集,不仅会对航道造成堵塞,还会对水质造成污染,从而对人们生活供水产生影响,对水面景观、水产、发电等都会造成不利影响。
对于这些漂浮垃圾最常用的清理方式就是人工清理,环卫工人通过手持打捞网来对漂浮垃圾进行打捞,这种清理方式的机动性高,但是,传统的打捞网往往只能在河边的附近进行打捞,存在着打捞范围不足的问题,同时,环卫工人在打捞漂浮垃圾的过程中,网内的漂浮垃圾十分容易从网内掉落出。由此可见,传统的打捞网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环卫工人的使用需要,为环卫工人清理漂浮垃圾带来许多的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道垃圾打捞装置,不仅可对捞杆的长度进行调节,扩大捞网的打捞范围,同时还可对捞网的开口进行束紧,避免了垃圾从捞网中掉出的概率,大大方便了环卫工人清理河面上的漂浮垃圾。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河道垃圾打捞装置,包括捞杆和设置在捞杆一端上的捞网,所述捞杆包括一端与捞网固定连接的内管以及滑动套设在内管外壁上的外管;所述外管上设有将外管锁定于内管上的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周向分布在外管周壁上且连通外管内外壁的多个通道、滑动嵌设在通道内的滚珠以及设置在外管上用于驱动多个滚珠同时抵紧于内管外壁的驱动组件,滚珠始终有部分穿出外管的内外壁;所述捞网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一个用于启闭捞网开口的束紧绳,所述捞杆上设有用于收缩束紧绳的收缩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捞杆的整体长度不方便捞网打捞时,环卫工人可滑动外管来改变内管和外管的相对位置,进而调整捞杆的整体长度,以方便环卫工人对垃圾的打捞。当捞杆调整至合适长度后,再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外管周壁上的多个滚珠同时抵紧于内管的外壁上来固定外管的位置,最终完成对捞杆整体长度的调整,操作原理简单,且通过多个滚珠的多点紧固,有利于提高内管和外管之间的紧固效果。当需要重新调整捞杆的整体长度时,环卫工人反向操作驱动组件,使滚珠不再抵紧于内管的外侧壁即可。此外,当环卫工人要提起捞网时,环卫工人可通过收缩机构使束紧绳收缩,捞网的开口随束紧绳的收缩也将逐渐变小,进而大大降低了垃圾从捞网开口处掉出的概率,提高了漂浮垃圾的清理效率。相比于传统的打捞网,本方案的打捞装置不仅可对捞杆的长度进行调节,扩大捞网的打捞范围,同时还可对捞网的开口进行束紧,避免了垃圾从捞网中掉出的概率,大大方便了环卫工人清理河面上的漂浮垃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驱动组件包括螺纹套设在外管外壁上的转动套、对应多个的滚珠周向开设在转动套内壁上的抵接斜面,所述抵接斜面到所述转动套中轴线之间的距离沿转动套的轴向呈渐变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卫工人旋转转动套,转动套在螺纹的作用下将沿着外管的轴向发生移动,转动套在移动的过程中,抵接斜面与滚珠之间的间距逐渐发生改变,最终抵接斜面将驱动多个滚珠同步抵紧或者不抵紧于内管的外侧壁上,进而实现了对外管位置的固定或者松开,结构原理巧妙且操作过程十分方便,方便了环卫工人对捞杆整体长度的调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套的外壁上开设有多道防滑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萧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萧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439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水溶液灌装装置
- 下一篇:注射供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