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元混合生物质气化正压给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40492.1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3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胡克勤;赵渊;段旭平;胡晓炜;余桥;胡灿;罗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凯迪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50 | 分类号: | C10J3/5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朱宏伟;唐万荣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元 混合 生物 气化 正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元混合生物质气化正压给料系统,包括由上往下依次连接的主皮带机、炉前料仓、中心取料机、仓底计量螺旋输送机、密封旋转给料机以及加压水冷双螺旋输送机;中心取料机位于炉前料仓底部,中心取料机中心转盘、旋转弹簧拨片和驱动电机;所述旋转弹簧拨片固定在中心转盘上,电机驱动中心转盘继而带动旋转弹簧拨片周转,实现柔性推动生物质料;所述密封旋转给料机包括电动机和旋转阀,所述旋转阀阀体上设有切刀。本实用新型多元混合生物质气化正压给料系统可以克服气化炉正压,同时可适用于掺混50%以下比例的秸秆类原料,密封性好,可靠性高,对于推动生物质正压气化耦合燃煤锅炉发电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本实用新型原料适应性强,系统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及化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元混合生物质气化正压给料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质气化是指固体生物质在一定的热力学条件下,通常有气化剂(水蒸汽、氧气和空气等)参与,反应得到一氧化碳、氢气等小分子可燃气体的过程。所用气化剂不同(如氧气、空气、水蒸汽、水煤气、煤气等),气化得到的气体燃料组成成份也有所差异,产生的气体主要包含CO、H2、CO2、N2、CH4以及CmHn等碳氢化合物。气化过程与常见的燃烧过程不同,燃烧过程中供给充足的氧气,使原料充分燃烧,目的是直接获取热量,而气化过程中只供给少量的氧气作为气化剂,目的是为了获得小分子可燃气体。
目前,现有生物质技术主要采用固定床,其规模小,燃气转化率低,焦油含量高;而采用流化床的气化技术效率较高,但目前仅适宜于采用单一原料稻壳,且为负压技术,负压气化效率低,产生的合成气需采用热合成气增压风机送至锅炉燃烧。而稻壳是良好的饲料,在大部分地区供不应求,作为生物质气化原料时常常存在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负避免合成气中焦油冷凝,堵塞管道,其输送温度不能低于400℃,采用400℃的热合成气增压风机不仅成本较高,其安全性也较低。采用正压气化技术效率高,可直接利用气化炉内压将合成气送至锅炉,省去了热合成气增压风机设备。正压气化的主要难点在于生物质给料系统需要克服炉内正压,同时防止气化炉内合成气外漏,特别是秸秆类原料,不易破碎的较细且极易缠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元混合生物质气化正压给料系统,可适用于稻壳、秸秆、枝丫柴、污泥等多种生物质原料,同时维持气化炉内正压,合成气输送不需要采用引风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多元混合生物质气化正压给料系统,包括由上往下依次连接的主皮带机、炉前料仓、中心取料机、仓底计量螺旋输送机、两级密封旋转给料机以及加压水冷双螺旋输送机;
所述中心取料机位于炉前料仓底部,中心取料机中心转盘、旋转弹簧拨片和驱动电机;所述旋转弹簧拨片固定在中心转盘上,电机驱动中心转盘继而带动旋转弹簧拨片周转,实现柔性推动生物质料;所述密封旋转给料机包括电动机和旋转阀,所述旋转阀阀体上设有切刀。
上述方案中,所述炉前料仓为圆筒仓,圆筒仓壁面设有下楔形挡板。
上述方案中,所述密封旋转给料机阀体端面设有压缩空气密封。
上述方案中,所述旋转阀轴承端面上设有气孔。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动机带动旋转叶片旋转实现连续给料,所述旋转叶片相邻夹角处采用弧面过度。
上述方案中,所述仓底计量螺旋输送机为无轴输送螺旋,通过称重计量给料量,并接收气化炉内温度信号及合成气的流量信号,以控制给料量;当气化炉超温时,计量螺旋输送机减少甚至停止给料,同时将信号传输至主皮带机,主皮带机动作,减少或停止给料;当气化炉温度过低时,计量螺旋给料量增加,同时将信号传输至主皮带机,主皮带机动作,相应调整给料量。
上述方案中,所述加压水冷双螺旋输送机为变频水冷无轴双螺旋输送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凯迪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凯迪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404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道路施工质量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耐压型车位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