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纤维质量优化型智能回风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39506.8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97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扶沟县昌茂纺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5/00 | 分类号: | B08B15/00;F28D7/08 |
代理公司: | 11458 北京鼎宏元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永会<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66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装置 集风管 本实用新型 热交换管道 热交换装置 回风管道 进风支管 内部设置 回风管 进风管 梳棉 纺织加工 生产效率 新型纤维 一端连接 质量优化 过滤网 排风管 送风机 水箱 风量 车间 智能 风向 | ||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纤维质量优化型智能回风管道,包括车间排风管、集风管,所述的集风管连接有回风管,所述的回风管与进风管相连通,所述的进风管上设置有进风支管,所述的进风支管一端分别与梳棉室相连通,另一端连接在送风机上,所述的集风管上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的过滤装置内部设置梳棉过滤网,所述的过滤装置风向后部设置有热交换装置,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内部设置有热交换管道,所述热交换管道连接在水箱上。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回风管道能够增加加工过程中的风量,能够有效提高纺织加工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纤维质量优化型智能回风管道。
背景技术
在进行纺织加工时,一般会采用送风机送风辅助纺织生产,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梳棉滤尘,为了便于排出车间内的梳棉滤尘,通常纺织车间都设置有除尘回风装置,以便于净化车间空气,现有的除尘过滤管道经过过滤后直接排出,空气中余热会直接损失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纤维质量优化型智能回风管道,解决纺织加工时加工速率慢、空气余热损失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纤维质量优化型智能回风管道,包括车间排风管、集风管,所述的排风管一端连接在梳棉室上,另一端与集风管相连通,所述的集风管连接有回风管,所述的回风管与进风管相连通,所述的进风管上设置有进风支管,所述的进风支管一端分别与梳棉室相连通,另一端连接在送风机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集风管上设置有过滤装置,且过滤装置设置为可拆卸式结构,所述的过滤装置内部设置梳棉过滤网。
作为优选,所述的梳棉过滤网设置为分层多级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进风管上设置有控制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滤装置风向后部设置有热交换装置,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内部设置有热交换管道,所述热交换管道连接在水箱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进风支管与梳棉室的连接部分设置为锥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1、本实用新型过滤除尘装置设置为可拆卸式结构,便于更换清洗。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余热利用交换装置,能够充分利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余热。
3、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回风管道能够增加加工过程中的风量,能够有效提高纺织加工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箱、2-热交换管道、3-过滤装置、4-控制阀门、5-排风管、6-梳棉室、7-锥形管道、8-进风支管、9-进风管、10-回风管、11-送风机、12-集风管、13-热交换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新型纤维质量优化型智能回风管道,包括排风管5、集风管12,所述的排风管5一端连接在梳棉室6上,另一端与集风管12相连通,所述的集风管12连接有回风管10,所述的回风管10与进风管9相连通,所述的进风管9上设置有进风支管8,所述的进风支管8一端分别与梳棉室6相连通,另一端连接在送风机1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扶沟县昌茂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扶沟县昌茂纺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395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粉尘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的集气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