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型燃煤机组烟气脱硫与烟气余热回收联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39269.5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4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华;杜未;刘岩;周雅君;李燕平;杨晋;杨国强;赵文波;赵光敏;李涛;金杰;戴义勇;金英强;张艳红;王占强;李军录;唐勇;姚振刚;周卫山;谢宝东;白公宝;张志刚;王振彪;常征;高智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8C1/16 | 分类号: | F28C1/16;F28F25/02;F28F25/06;F25B30/04;B01D53/78;B01D5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周倩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燃煤 机组 烟气 脱硫 余热 回收 联合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燃煤机组烟气脱硫与烟气余热回收联合系统,包括烟气脱硫塔及烟气余热回收喷淋系统,烟气余热回收喷淋系统包括升气盘、高位水箱、吸收式热泵、喷淋水循环泵、喷淋装置、驱动蒸汽管路及热网水管路;喷淋装置设于所述烟气脱硫塔内;升气盘设于所述喷淋装置下方;升气盘通过回收管路与高位水箱连接;高位水箱与吸收式热泵连接;驱动蒸汽管路与吸收式热泵连接;热网水管路与吸收式热泵连接;吸收式热泵通过喷淋水循环泵与喷淋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回收烟气余热,从而实现燃煤机组锅炉脱硫塔脱硫基本功能以及脱硫塔后低品位烟气余热的同步深度回收利用,可提高整套机组热电联产效率,大大减少了机组热电联产能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型燃煤机组烟气脱硫与烟气余热回收联合系统。
背景技术
大型燃煤机组的锅炉排烟存在余热损失。对于燃煤锅炉,排烟不仅仅造成余热浪费和烟气中水分损失,还导致烟气白烟等环保问题。
对于处于大城市附近的燃煤热电联产机组,供热需求都比较大。此外,小锅炉供热导致的环保问题比较突出,大城市近些年对于清洁供热问题比较重视。燃煤机组导致的环保排放问题,近年比较突出。
对于不增加新机组条件下,提高现有机组的供热能力,是解决供热需求、清洁供暖的一项重要课题。对于燃煤机组,锅炉烟气尤其是脱硫塔后低品位烟气余热,都可以利用以增加对外供热。但是燃煤锅炉脱硫塔后温度较低的烟气余热用于供热的方案当前尚不成熟。
如何在现场布置条件有限前提下,实现大型燃煤机组烟气脱硫和烟气余热回收,使得燃煤烟气余热均得到深度有效利用,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型燃煤机组烟气脱硫与烟气余热回收联合系统,实现大型燃煤机组烟气脱硫和烟气余热回收,使得燃煤烟气余热均得到深度有效利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型燃煤机组烟气脱硫与烟气余热回收联合系统,包括烟气脱硫塔及烟气余热回收喷淋系统,烟气余热回收喷淋系统包括升气盘、高位水箱、吸收式热泵、喷淋水循环泵、喷淋装置、驱动蒸汽管路及热网水管路;喷淋装置设于烟气脱硫塔内,用于向烟气脱硫塔内喷入喷淋水;升气盘设于喷淋装置下方,用于收集携带有烟气余热的喷淋水;升气盘通过回收管路与高位水箱连接,用于将携带有烟气余热的喷淋水输送至高位水箱中;高位水箱与吸收式热泵连接,用于通过吸收式热泵回收喷淋水中的余热;驱动蒸汽管路与吸收式热泵连接,用于将驱动蒸汽输送至吸收式热泵中进行放热;热网水管路与吸收式热泵连接,用于通过低温回水吸收吸收式热泵回收的余热;吸收式热泵通过喷淋水循环泵与喷淋装置连接,用于向喷淋装置输送喷淋水。
进一步地,喷淋装置上方设有除雾器。
借由上述方案,通过大型燃煤机组烟气脱硫与烟气余热回收联合系统,可回收烟气余热,从而实现燃煤机组锅炉脱硫塔脱硫基本功能以及脱硫塔后低品位烟气余热的同步深度回收利用,可提高整套机组热电联产效率,大大减少了机组热电联产能耗。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大型燃煤机组烟气脱硫与烟气余热回收联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烟气脱硫塔;2-除雾器;3-升气盘;4-高位水箱;5-吸收式热泵;6-喷淋水循环泵;7-喷淋装置;8-驱动蒸汽管路;9-热网水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392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换电站电池堆垛机
- 下一篇:一种家具生产用的精确打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