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蚝苗采集水泥板间隔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38394.4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31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余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国民 |
主分类号: | A01K61/55 | 分类号: | A01K61/55 |
代理公司: | 53113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兴云 |
地址: | 5292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泥板 承重骨 承力柱 承重座 本实用新型 承重面 穿线口 承重 采集 承重力 喇叭口 入线口 养殖板 养殖量 除泥 穿入 穿绳 斜角 养殖 分隔 队列 两边 生产 便利 支撑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蚝苗采集水泥板间隔,包括承力柱,所述承力柱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承重座,位于后侧的承重座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承重骨。本实用新型通过承力柱、承重座、第一承重骨、第二承重骨、承重面和穿线口相互配合,用于分隔蚝苗水泥板,承力柱可以间隔蚝苗水泥板的距离,承重骨可以支撑承重面的承重力,其中承重面两边斜角为30度,改变蚝苗水泥板的方向,助于卸除泥油,增加养殖量,提高蚝苗采集生产量,承重骨和承重面相结合可以防止穿入养殖板,导致打乱水泥板的队列,穿线口为喇叭口,入线口部分比较大,方便穿绳提高生产蚝苗水泥板的数量,提高了蚝苗养殖的生产速度,给蚝苗养殖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蚝苗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蚝苗采集水泥板间隔。
背景技术
生蚝别名又叫牡蛎,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牡蛎科。是沿海最为常见的双壳贝类,种类繁多,生蚝属于天然海产品,主要靠滤食海水中的藻类营生,养殖风险低,生产易于管理,技术易于掌握,生蚝的养殖方法较多,随着养殖不断发展,新的养殖方法和技术也不断涌现,近年来,生蚝养殖由滩涂往浅海发展,由插养模式向吊养模式发展,成品蚝苗产量不断提高。
在生蚝养殖过程中,由于蚝苗水泥板之间距离比较大,导致蚝苗水泥板的数量减少,同时无法改变蚝苗水泥板的方向,不便于对泥油进行清理,导致养殖量比较低,蚝苗采集生产量比较低,为此,我们提供一种蚝苗采集水泥板间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蚝苗采集水泥板间隔,具备提高蚝苗养殖生产速度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蚝苗采集水泥板间隔,包括承力柱,所述承力柱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承重座,位于后侧的承重座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承重骨,所述第一承重骨靠近承力柱的一侧与承力柱固定连接,位于前侧的承重座的后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承重骨,所述第二承重骨靠近承力柱的一侧与承力柱固定连接,所述承重座远离承力柱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承重面,所述承重面远离承力柱的一侧开设有与承力柱相通的穿线口。
优选的,所述承力柱设置为圆柱形,且承力柱内部为中空设置。
优选的,所述承重面与承力柱两边的斜角为度,且两个承重面呈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穿线口呈喇叭口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承力柱、承重座、第一承重骨、第二承重骨、承重面和穿线口相互配合,用于分隔蚝苗水泥板,承力柱可以间隔蚝苗水泥板的距离,承重骨可以支撑承重面的承重力,其中承重面两边斜角为30度,改变蚝苗水泥板的方向,助于卸除泥油,增加养殖量,提高蚝苗采集生产量,承重骨和承重面相结合可以防止穿入养殖板,导致打乱水泥板的队列,穿线口为喇叭口,入线口部分比较大,方便穿绳提高生产蚝苗水泥板的数量,提高了蚝苗养殖的生产速度,给蚝苗养殖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承重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承力柱、2承重座、3第一承重骨、4第二承重骨、5承重面、6穿线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国民,未经余国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383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产养殖增氧制冷机组
- 下一篇:一种水产品养殖用养殖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