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养护窑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36484.X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2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唐晶晶;黄平阳;张汉文;唐兆成;刘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广兴集团建筑装配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24 | 分类号: | B28B1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护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预构件护养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预养护窑,其包括预养护窑本体、设置于养护窑本体底面的热源、设置于预养护窑本体中的模台,所述模台中开设有若干散热通孔,所述散热通孔与养护窑本体的底面贯通连接,所述散热通孔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中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封盖散热通孔的挡板,所述滑槽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挡板的容纳槽,所述模台中设置有用于驱动滑动杆移动的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减小模台对热量的阻挡作用,使热量可以更多地传至预构件,提高热效率,减少养护时间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构件护养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养护窑。
背景技术
预养护窑主要用于PC墙板生产线作为加快混凝土预制件的初凝速度 从而加快养护窑的养护效率,提升整线生产节拍一般认为预养护窑温度在50℃左右为宜,过冷起不到预养效果 过热影响混凝土质量。
相较于传统建筑方式,装配式建筑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大大降低了其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是国内逐渐兴起的一种新概念建筑方式。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兴起,其对预制构件的产量和质量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提高产量并保证质量,通常在预制构件的成型过程中设置预养护步骤,其通过外部热源加速混凝土构件表面的凝结速度,使之能短时间达到抹面效果。
目前,预养护步骤基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不依靠任何外源的传统自然养护,该方式养护时间长,效率低,且不可控的环境因素对养护质量有较大影响;二是将预制构件置于模台上,在模台底部布置热源进行养护,该方式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效率,但是依然存在缺点:比如热空气上浮,热源放置在底部会增加热量的传递路径,模台对热量的传递有一定的阻挡作用,导致部分热量不能有效传到构件,该部分热量随模台离开预养护窑而散失,导致热效率仍不高,养护时间加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养护窑,其具有能够减小模台对热量的阻挡作用,使热量可以更多地传至预构件,提高热效率,减少养护时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预养护窑,包括预养护窑本体、设置于养护窑本体底面的热源、设置于预养护窑本体中的模台,所述模台中开设有若干散热通孔,所述散热通孔与养护窑本体的底面贯通连接,所述散热通孔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中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封盖散热通孔的挡板,所述滑槽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挡板的容纳槽,所述模台中设置有用于驱动滑动杆移动的驱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预养护窑本体对模台上的构建进行养护时,开启热源,同时利用驱动装置对滑动杆进行移动,从而带动挡板移动,使挡板脱离散热通孔,热源在释放热量的过程中,一部分热量可以通过散热通孔通向预构件。这种设置可以具有能够减小模台对热量的阻挡作用,使热量可以更多地传至预构件,提高热效率,减少养护时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开设于模台中与滑槽贯通连接的安装槽一、转动连接于安装槽一中的丝杠轴,转动连接于丝杠轴上的丝杠螺母,所述丝杠螺母固定连接于滑动杆,所述模台中设置有用于转动丝杆轴的驱动电机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驱动电机一,驱动电机一带动丝杠轴转动,丝杠轴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丝杠螺母沿丝杠轴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滑动杆移动,滑动杆带动挡板移动,丝杠轴与丝杠螺母啮合稳定,有利于使挡板在移动过程中保持稳定状态,同时丝杠轴与丝杠螺母的配合可以使操作者根据实际的情况调节散热通孔的孔径张开程度,调节进入散热通孔中的热量,既可以提高预构件的护养效率,又可以避免因热量过多温度过高而影响预构件的内部质量,从而使预养护窑可以对不同属性的预构件进行更为恰当的护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广兴集团建筑装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广兴集团建筑装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364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