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紧凑型冲压电缆保护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535625.6 | 申请日: | 2019-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92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丽娜 |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 代理公司: | 31113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劲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20131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卡环 卡体 锥形槽 冲压 本实用新型 电缆保护器 电缆保护装置 穿过 褶皱 凹凸匹配 冲压结构 电缆保护 空间不足 狭小空间 锥形插销 波浪型 弹性的 插接 铰接 井下 配对 通孔 线槽 销轴 咬合 铸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紧凑型冲压电缆保护器,主要解决现有电缆保护装置采用铸造导致狭小空间无法使用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一种紧凑型冲压电缆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卡体、第一卡环、第二卡环,卡体的内侧设有线槽,所述卡体、第一卡环、第二卡环为冲压结构体,所述卡体、第一卡环、第二卡环相互间凹凸匹配插接,所述卡体两侧设有通孔通过销轴穿过第一卡环铰接,所述第一卡环与所述第二卡环上设有配对的锥形槽,锥形插销穿过所述第一卡环与第二卡环咬合后的锥形槽,将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固定。第二卡环两端设有用于使卡环保持弹性的波浪型褶皱段,第二卡环锥形槽处于卡环半径或超过半径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井下空间不足的紧凑型冲压电缆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油管上用于固定和保护电缆及管线的保护装置,尤其是一种使用于井下空间不足的紧凑型冲压电缆保护器。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采完井工程中,油管负责输送开采的石油,套管起支撑井壁的作用。受地质情况和实际作业条件的影响,需要选择内径较小的套管进行完井,在这种环孔空间不足的工况下,现有的电缆保护器是一种铸造电缆保护器。例如,专利号为201220286028.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一种铸造型电缆保护器”。这种保护器由于铸造工艺的限制,导致铸造本体壁厚偏厚才能保证产品强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保护器的外径。致使再更狭小的空间内无法放入的情况出现,无法满足使用条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紧凑型冲压电缆保护器,主要解决现有电缆保护装置采用铸造导致狭小空间无法使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紧凑型冲压电缆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卡体、第一卡环、第二卡环,卡体的内侧设有线槽,所述卡体、第一卡环、第二卡环为冲压结构体,所述卡体、第一卡环、第二卡环相互间凹凸匹配插接,所述卡体两侧设有通孔通过销轴穿过第一卡环铰接,所述第一卡环与所述第二卡环上设有配对的锥形槽,锥形插销穿过所述第一卡环与第二卡环咬合后的锥形槽,将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固定。第二卡环两端设有用于使卡环保持弹性的波浪型褶皱段,第二卡环锥形槽处于卡环半径或超过半径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卡体、第一卡环、第二卡环三个冲压结构体连接构成;第二卡环波浪型褶皱段保持卡环弹性,其锥形槽处于卡环半径或超过半径位置,从而缩小了保护器径向投影尺寸。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中:1.卡体,1-1.线槽,2.第一卡环,2-1.第一卡环锥形槽,3.第二卡环,3-1.第二卡环锥形槽,3-2.波浪型褶皱段,4.锥形插销,5.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举例以下实施实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2,一种紧凑型冲压电缆保护器,包括卡体1、第一卡环2、第二卡环3,卡体1的内侧设有线槽1-1,所述卡体1、第一卡环2、第二卡环3为冲压结构体,所述卡体1、第一卡环2、第二卡环3相互间凹凸匹配插接,所述卡体1两侧设有通孔通过销轴5穿过第一卡环2铰接,所述第一卡环2与所述第二卡环3上设有配对的第一卡环锥形槽2-1和第二卡环锥形槽3-1,与锥形槽匹配的锥形插销4穿过所述第一卡环与第二卡环咬合后的锥形槽,将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固定。第二卡环3为长度大于等于1/2圆的圆弧体结构,两端设有用于使卡环保持弹性的波浪型褶皱段3-2,第二卡环锥形槽3-1处于卡环半径或超过半径的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卡体1、第一卡环2、第二卡环3三个冲压结构体连接构成;第二卡环波浪型褶皱段3-2保持卡环弹性,其锥形槽处于卡环半径或超过半径位置,从而最大限度上缩小了保护器径向投影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丽娜,未经李丽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356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