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34573.0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9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浩伟;张春军;余涛;张主江;王伟;温晓兰;张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环境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达文创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96 | 代理人: | 芮爽 |
地址: | 36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渗滤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反应池、厌氧系统、管道混合器、第一药箱、第二药箱、第三药箱,以及对应第一药箱、第二药箱、第三药箱设置的第一投加泵、第二投加泵和第三投加泵,反应池包括彼此连通的沉淀池、鸟粪石池、混合搅拌池、分离池以及厌氧配水池;管道混合器与沉淀池通过管道连接,第一药箱通过第一投加泵与管道混合器连接,第二药箱通过第二投加泵连接至管道混合器与沉淀池之间的管道上;第三药箱通过第三投加泵连接至厌氧配水池与进水泵之间的管道上。通过本实用新型,提高废水厌氧处理效果,降低厌氧反应衍生物对设备的腐蚀,从而减少设备维护,延长厌氧污水处理设施检修周期,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能源的日益短缺和废水污染负荷及废水中污染物种类的日趋复杂化,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以其投资省、能耗低、可回收利用沼气能源、负荷高、产泥少、耐冲击负荷等诸多优点而再次受到重视。
厌氧出水系统作为厌氧系统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是关系到厌氧系统是否能够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之一。目前,在国内,作为垃圾渗滤液的生活垃圾没有分类处理,成分复杂多样,不同季节的垃圾渗滤液的成分差异也相当大,主要呈现出有机物浓度高,氨氮浓度高,渗滤液水质波动大的特点,因此,在处理工艺中未及时降解的有机物会逐步形成胶体在工艺系统中逐步累积,久而久之会制约微生物的代谢功能,促进工艺中垢体的集聚。另外,考虑到渗滤液中含有的盐类成分复杂且繁多(主要是二价盐),在运行过程中,二价盐极易与微生物代谢产物发生凝聚沉淀,富集在反应器和管道内、从而不参与系统内反应,形成垢体。所以,渗滤液处理工艺均存在垢体影响处理效能的问题,若不及时进行处理,垢体的成长将呈现渐进式增加。
目前,国内外面对厌氧出水系统的堵塞问题,主要采取的是对厌氧出水管道进行疏通以及进行更换的方式。但是,由于厌氧出水管道由厌氧罐顶部延伸到好氧,属于高空作业;并且,厌氧消化过程中会产生沼气和硫化氢,具有一定风险。所以,现有的这种方式操作繁琐、人员操作时安全系数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渗滤液厌氧的处理过程当中经常出现厌氧出水管道因含垢砂的厌氧出水流动性差,造成厌氧出水管道内部泥沙堆积结垢,影响系统运行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反应池、厌氧系统以及对应所述厌氧系统设置的进水泵,所述反应池包括彼此连通的沉淀池、鸟粪石池、混合搅拌池、分离池以及厌氧配水池;还包括:管道混合器、第一药箱、第二药箱、第三药箱,以及对应所述第一药箱、第二药箱、第三药箱设置的第一投加泵、第二投加泵和第三投加泵;所述管道混合器与所述沉淀池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药箱通过所述第一投加泵与所述管道混合器连接,所述第二药箱通过所述第二投加泵连接至所述管道混合器与所述沉淀池之间的所述管道上;所述厌氧配水池与所述进水泵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三药箱通过所述第三投加泵连接至所述厌氧配水池与所述进水泵之间的所述管道上。
其中,所述管道混合器设置第一入料口、第二入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管道混合器内部为中空的腔体,分别与所述第一入料口、第二入料口以及出料口连通;所述第一投加泵与所述第一入料口连接;所述出料口与所述沉淀池设置的进水口连通。
其中,所述沉淀池的入水口设置格栅。
其中,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排污口,并通过一排泥泵与一脱水系统连接。
其中,还包括事故调节池,通过一提升泵连接在所述管道混合器与所述沉淀池之间的管道上。
其中,还包括除臭系统,对应所述混合搅拌池设置。
其中,还包括事故调节池,通过一提升泵连接在所述管道混合器与所述沉淀池之间的管道上;还与所述除臭系统建立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环境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漳州环境再生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345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节能保温砖
- 下一篇:一种片纱垂直上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