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穴盘苗嫁接多株接穗同步楔形切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532640.5 | 申请日: | 2019-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7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庆;张建新;王家胜;荀桂森;戴秋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G2/35 | 分类号: | A01G2/35 |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雷斐 |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穴盘苗 嫁接 接穗 同步 楔形 切削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穴盘苗嫁接多株接穗同步楔形切削装置,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包括连接架;第一动力装置设置在连接架上;每对接穗导向杆在第一动力装置的作用下实现往复移动;第二动力装置设置在连接架上,第二动力装置与每对接穗导向杆连接,用于每对接穗导向杆对秧苗的夹紧和释放;每对扶苗指与每对接穗导向杆一一对应,扶苗指与第三动力装置连接,用于扶持秧苗;切刀与第四动力装置连接;垫板设置在切刀的相对一侧,切刀在与垫板的作用下实现秧苗的切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实现嫁接机多路接穗同步切削,有效的解决嫁接效率不高的问题;对接穗采用的是V型楔切法,与砧木的劈切法成对使用,有效的提高了嫁接的成活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蔬菜嫁接机多路接穗同步切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的人数量的增加,人们对蔬菜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加。而增加蔬菜产量的一个重要的技术就是嫁接栽培技术,嫁接栽培技术可以有效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和耐低温能力,扩大和增强植物根系吸收养分的范围和能力,从而提高农蔬菜的产量。而传统的手工嫁接栽培技术存在劳动量大、嫁接成活率低、嫁接效率低等严重问题,所以需要一种能够自动化一体式嫁接装置的研发。在国内外的蔬菜嫁接机对秧苗的穗木多采单株切削,嫁接效率低,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同时蔬菜嫁接机对砧木、接穗的切削多采用贴接法和针接法,操作简单但成活率没劈切法的高,因此如何提高蔬菜嫁接机的嫁接效率和秧苗成活率是一个关键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嫁接机中接穗切削方法成活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嫁接机多路接穗同步切削装置,解决自动嫁接机工作效率低和成活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穴盘苗嫁接多株接穗同步楔形切削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穴盘苗嫁接多株接穗同步楔形切削装置,包括连接架,还包括:第一动力装置,所述第一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连接架上;至少一对接穗导向杆,每对所述接穗导向杆在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的作用下实现往复移动;第二动力装置,所述第二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连接架上,所述第二动力装置与每对所述接穗导向杆连接,用于每对所述接穗导向杆对秧苗的夹紧和释放;第三动力装置,所述第三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连接架上;至少一对扶苗指,每对所述扶苗指与每对接穗导向杆一一对应,所述扶苗指与所述第三动力装置连接,用于扶持秧苗;第四动力装置,所述第四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连接架上;切刀,所述切刀与所述第四动力装置连接;以及垫板,所述垫板设置在所述切刀的相对一侧,所述切刀在与所述垫板的作用下实现秧苗的切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为伸缩气缸,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的伸缩端设有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底端的开槽内滑动设置滑板,所述滑板的前端固定设置推杆,所述推杆滑动设置在接穗导向杆内,所述垫板设置在所述推杆的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接穗导向杆有六对。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单向气缸,每个所述单向气缸的伸缩端设有第二推板,所述第二推板的底端设有第二移动板,所述接穗导向杆通过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移动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动力装置为双向伸缩气缸,所述双向伸缩气缸的每个伸缩端设有第二推板,所述第二推板的底端设有第二移动板,所述接穗导向杆通过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移动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动力装置为伸缩气缸,所述第三动力装置的伸缩端设有第三推板,所述第三推板上固定安装一对相对设置的扶持气缸,所述扶持气缸的伸缩端设有第三固定板,所述扶苗指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动力装置为推杆气缸,所述第四动力装置的伸缩端设有第四推板,所述第四推板的底端与第四连接板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上装有滑块机构,所述滑块机构的下表面设置第四固定板,所述第四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刀架,所述切刀设置在所述刀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切刀的工作刀口为V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326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