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墨电极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32620.8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63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野世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石(天津)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2 | 分类号: | H01R13/42;H01R13/52;H01R13/533 |
代理公司: | 11684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蔡岩岩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自贸试验区(空港***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电极主体 石墨电极组件 封座 固定机构 防尘 条槽 本实用新型 保护机构 方便收纳 防震保护 活动拉门 结构稳定 均匀开设 螺旋连接 使用寿命 充气囊 外端部 拆装 收叠 外壁 嵌入 装配 闲置 占用 外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墨电极组件,包括石墨电极主体和封座,所述石墨电极主体的外壁均匀开设有条槽,且条槽的内部均装配有充气囊辊,所述封座分别螺旋连接在石墨电极主体的两端,所述封座的外端部嵌入配合有固定机构,所述石墨电极主体的外部围设有保护机构。该石墨电极组件结构稳定,方便连接,同时具有非常可靠的防尘以及防震保护设计,使得整个石墨电极组件使用效果较好,使用寿命更长,其中,该石墨电极组件中,防尘部位采用活动拉门式结构设计,使得对于石墨电极主体的拆装更为便捷,固定机构采用可以收叠的结构设计,使得该石墨电极组件在闲置时不会占用过多空间,方便收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电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石墨电极组件。
背景技术
石墨电极是指以石油焦、沥青焦为骨料,煤沥青为黏结剂,经过原料煅烧、破碎磨粉、配料、混捏、成型、焙烧、浸渍、石墨化和机械加工而制成的一种耐高温石墨质导电材料,称为人造石墨电极(简称石墨电极),石墨电极使用前一般需要进行组件安装。
考虑到石墨材料的特殊性,其外部的保护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现在的石墨电极组件对于石墨电极的防尘防震保护方面较为缺乏,这就使得石墨电极在使用中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石墨电极外部黏附灰尘易影响其导电性能,石墨电极受到震动影响,应力集中而容易折断,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石墨电极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电极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在的石墨电极组件对于石墨电极的防尘防震保护方面较为缺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墨电极组件,包括石墨电极主体和封座,所述石墨电极主体的外壁均匀开设有条槽,且条槽的内部均装配有充气囊辊,所述封座分别螺旋连接在石墨电极主体的两端,所述封座的外端部嵌入配合有固定机构,所述石墨电极主体的外部围设有保护机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与封座之间相互配合构成可转动结构,且固定机构的中间设置有接线口。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的周围转动配合有固定边板,且固定边板的边缘贯设有定位螺栓孔,并且固定边板呈圆弧板型结构,同时固定边板关于固定机构的中心呈矩状均匀设置有四个。
优选的,所述保护机构由第一隔尘网筒和第二隔尘网筒组成,所述第一隔尘网筒设置在第二隔尘网筒的外侧,且第一隔尘网筒的两端和第二隔尘网筒的两端均分别嵌入在封座的内部,并且第一隔尘网筒和第二隔尘网筒均为半圆筒式镂空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隔尘网筒的内壁粘接有海绵垫层,且海绵垫层的内壁面与石墨电极主体的外壁面之间相互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尘网筒的外壁固定有充气囊层,且充气囊层的外壁贯穿有充气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石墨电极组件结构稳定,方便连接,同时具有非常可靠的防尘以及防震保护设计,使得整个石墨电极组件使用效果较好,使用寿命更长,其中,该石墨电极组件中,防尘部位采用活动拉门式结构设计,使得对于石墨电极主体的拆装更为便捷。
2、该石墨电极组件中,固定机构采用可以收叠的结构设计,使得该石墨电极组件在闲置时不会占用过多空间,方便收纳,同时石墨电极主体采用螺旋装配的形式安装在组件中,方便拆换。
3、该石墨电极组件中,存在两处防震保护结构,一处是针对石墨电极主体而言,一处则是针对整个石墨电极组件而言,两处防震保护结构的设置,极大地提高了该石墨电极组件的受保护程度,使得该石墨电极组件使用时更加稳定,不易断裂或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气囊辊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石(天津)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创石(天津)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326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组件及电池包
- 下一篇:一种USB母座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