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手术麻醉头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29711.6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5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穆金燕;刘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 |
代理公司: |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26 | 代理人: | 马瑞驹 |
地址: | 11601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手术 麻醉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手术麻醉头架,由上框架、床体固定柱和弯盘状平台构成,所述的上框架下端、床体固定柱上端和弯盘状平台两端设有通孔并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的上框架的顶端两侧设有支撑架伸缩孔,其内装有可延伸出支撑架,所述的床体固定柱下部设有固定套筒。具有可提供宽敞严格的无菌及应用区域,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并且弯盘状平台为手术器械提供临时放置平台,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术中器械安全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可折叠手术麻醉头架。
背景技术
手术麻醉头架属于手术床的配件之一,是手术中用来支撑无菌巾,遮挡患者并暴露面部,并严格区分无菌区和有菌区、方便麻醉医生观察患者呼吸的医疗设备配件。现临床上大部分均在使用L型麻醉头架,但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1、心脏手术中,麻醉及手术管路众多,L型头架不能充分发挥麻醉头架的作用。2、在甲类手术时,L型头架铺置无菌巾后,无菌区域范围局限,不能提供严格宽敞的无菌区域且用途单一,感染几率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提供宽敞严格的无菌及应用区域,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的多功能可折叠手术麻醉头架。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可折叠手术麻醉头架,由上框架、床体固定柱和弯盘状平台构成,所述的上框架下端、床体固定柱上端和弯盘状平台两端设有通孔并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的上框架的顶端两侧设有支撑架伸缩孔,其内装有可延伸出支撑架,所述的床体固定柱下部设有固定套筒。
所述的上框架中下端开出一个方形开口,面积为上框架的三分之一,弯盘状平台上的圆弧直径与上框架方形开口的边长大小相同。
所述的上框架与弯盘状平台之间打开后的角度略大于100 度。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可折叠手术麻醉头架在设计时,从人体工程学出发,不仅考虑患者的安全及护士的节力原则,还考虑手术床的宽度及头架整体的高度,以及突出的弯盘状平台的角度,选材使用304型号的不锈钢组成,表面光滑,术后便于消毒清洁。其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1、可提供严格宽敞的无菌区域,本发明头架的宽度及高度同时增加,使无菌区域的范围同时增大。确保铺置无菌巾后提供绝对无菌的手术条件进行手术。
2、提供宽广的区域,满足心脏手术麻醉的各种需求,便于呼吸管路及各种导管的观察及管理;提供宽敞的空间,便于紧急抢救时的应急操作,赢得时间为病人保障生命安全。
3、弯盘状平台部分提供临时空间方便手术医生放置器械,避免器械在术野的堆积,因重力作用对患者身体的影响;减少器械护士不能马上收回器械导致器械滑落到地上的机率,影响手术的进展。
5、手术结束后,可进行折叠,减小占用体积,便于存放。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可折叠手术麻醉头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可折叠手术麻醉头架的折叠后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2上框架,3床体固定柱,4弯盘状平台,5支撑架伸缩孔,6铰链,7固定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可折叠手术麻醉头架由网格结构的上框架2、圆弧开口与上框架2对应的弯盘状平台4及床体固定柱3组装一个类似靠椅结构形式的可折叠手术麻醉头架,由内向外依次为弯盘状平台4、上框架2及床体固定柱3通过铰链6连接而成。
上框架2中下端开出一个方形开口,使得上框架2成凹形,面积为上框架2的三分之一,弯盘状平台4上的圆弧直径与上框架2方形开口的边长大小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297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急诊预检用组合式分检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针织机进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