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光模组、显示器及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28292.4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5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林峰;王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357;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显示器 电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用于透过由外部对象发射和/或反射的检测光束至一生物特征检测模组,所述生物特征检测模组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检测光束执行相应的感测。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扩散膜;背光源,用于提供背光光束并通过导光板进入所述扩散膜;其中,所述扩散膜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上的扩散层,所述扩散层包括多个扩散粒子,进入所述扩散层的检测光束能够通过所述扩散粒子之间的间隔透过所述扩散层,进入所述扩散层的背光光束被所述扩散粒子将其波长变长并将出射角度发散后透过所述扩散层。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显示器、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显示器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于手机、平板电脑、相机等电子产品,用户要求具有更多功能和时尚外观。目前,手机的发展趋势是轻薄、接近全面屏,同时具有前置摄像头自拍和人脸识别等功能。而随着电子设备支持的功能越来越丰富,需要设置的元件数量也越来越多,需要占据一部分电子设备正面的显示区域的位置,影响美观和用户体验。
近来,为了实现全面屏或接近全面屏效果,屏下生物特征检测技术应运而生,也就是将生物特征检测模组放在显示屏的下方,通过显示屏发送或接收检测光束实现生物特征检测。然而对于非自发光类型的显示屏,例如液晶显示屏,屏下生物特征检测需要解决屏幕关于检测光束透过率的问题。部分厂商推出了将生物特征检测模组放在背光模组下方,并对整个显示屏上和背光模组开孔的方案。这种方案虽然能够实现屏下生物特征检测,但需要相对复杂的工艺,产品成本较高,并且由于需要在屏幕和背光模组上开孔,使得屏幕整体显示的视觉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的用于屏下的背光模组、显示器及电子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用于透过由外部对象发射和/或反射的检测光束至一生物特征检测模组,所述生物特征检测模组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检测光束执行相应的感测,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导光板;
扩散膜,位于所述导光板的上方;
背光源,用于提供背光光束并通过所述导光板进入所述扩散膜;
其中,所述扩散膜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上的扩散层,所述扩散层包括多个扩散粒子,所述多个扩散粒子用于对进入至扩散层中的至少部分背光光束进行波长转换并发散被转换波长的背光光束,进入所述扩散层的检测光束能够通过所述扩散粒子之间的间隔透过所述扩散层。
可选的,从扩散层透射出来的背光光束的波长不同,所述波长不同的背光光束能够混合成白色光。
可选的,所述背光源提供的背光光束的波长小于所述检测光束的波长。
可选的,所述背光光束为蓝色光或紫外光。
可选的,当所述背光光束为蓝色光时,所述扩散粒子用于将来自背光源的一部分蓝色光转换为红色光和绿色光,并且转换后的红色光和绿色光和没有被转换的蓝色光能够混合成白色光。
可选的,当所述背光光束为紫外光时,所述扩散粒子用于将来自背光源的紫外光转换为红色光、绿色光和蓝色光,所述转换后的红色光、绿色光和蓝色光能够混合成白色光。
可选的,所述扩散片为量子点膜。
可选的,当所述检测光束为红外光时,所述量子点膜对所述检测光束的透过率不小于50%。
可选的,所述扩散粒子为量子点,所述量子点包括纳米晶核和包裹所述纳米晶核的纳米晶壳,光束进入所述纳米晶核后波长变长,所述量子点的直径范围为1nm~1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282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