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缠绕管式毛细管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28053.9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7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张贤安;王健良;胡兴苗;苏辉;刘利江;吕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海石化建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2 | 分类号: | F28D7/02;F28F9/013 |
代理公司: | 33102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姚娟英 |
地址: | 31520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筒 第二管 壳程筒体 换热管 壳程 毛细 壳程入口 接管 毛细管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 出口接管 壳程出口 使用寿命 同轴分布 轴向方向 缠绕管 毛细管 最内层 最外层 冲刷 管板 通孔 筒壁 体内 支撑 | ||
一种缠绕管式毛细管换热器,包括有壳程筒体;第一、第二管板;第一、第二管箱;毛细换热管;壳程入口、出口接管;还包括有若干个设于壳程筒体内的支撑筒,各个支撑筒的两端分别支撑在第一、第二管板上;各个支撑筒内外套设并与壳程筒体之间同轴分布,相邻两个支撑筒之间留有间距;毛细换热管对应支撑筒有若干组,各组毛细换热管沿着支撑筒的轴向方向螺旋绕设在各自对应的支撑筒上;壳程入口接管设置在第一管板一侧并与最内层的支撑筒相连通;壳程出口接管设置在第二管板一侧并与最外层的支撑筒、壳程筒体之间形成的空间相连通;各个支撑筒的筒壁上开设有若干个供壳程介质通过的第一通孔。本实用新型能减弱壳程介质对毛细管的冲刷,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缠绕管式毛细管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常用于医药、石化、冷暖工程等换热领域。不锈钢毛细管因为壁薄、热阻小而具有极佳的传热性能,进而适合用于换热器中作为换热管使用。
如申请号为CN201210570034.5的发明专利申请《一种换热器》公开的换热器采用换热毛细管作为换热管,换热毛细管板两端分别连接集箱,上、下集箱内安装十字型隔板,将换热毛细管分成四部分,上集箱连接有进水及出水口。冷却水在换热器内通过集箱,经历四回程依次流过四部分毛细管,使换热均匀,可有效提高换热系数,适用于腐蚀性烟气等的余热回收场合。
又如申请号为CN201811166613.7的发明专利申请《一种上密下疏双螺旋翅片换热器》(申请公布号为CN109443061A)公开的换热器包括芯轴以及沿轴向螺旋缠绕在芯轴上的螺旋毛细翅片管,在螺旋毛细翅片管外套装有密封外壳,芯轴下端与外壳留有形成蒸发腔的空间,螺旋毛细翅片管包括毛细管以及缠绕在毛细管上的螺旋翅片,所述密封外壳的上端分别开设有毛细管入口和换热器出口,毛细管出口与蒸发腔相连通;所述的螺旋毛细翅片管根据螺旋翅片间距大小分为上端密集段毛细翅片管和下端稀疏段毛细翅片管。热流体从进气口进入毛细翅片管内,在管内由上而下做螺旋流动降温后,带走蒸发腔内的热量变为低温流体,随后作为冷流体在芯轴、毛细翅片管与外壳之间形成的环形通道内由下而上呈螺旋流动状态,冷却毛细翅片管内的热流体后经排出管排出。
将毛细管应用于换热器内能较好地提高传热效率,由于毛细管的管壁非常薄,在流动介质中毛细管易受到冲刷、腐蚀、磨损,而影响毛细管的使用寿命,这成为毛细管换热器结构设计难题。
此外,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换热器积垢会导致换热效率降低,垢下腐蚀现象也可折损设备使用寿命。采用在线清洗方式虽然能减少污垢沉积,但设备内部“死区”无法彻底清洗干净。且现有的换热器多为焊接结构,拆卸难度大,若腐蚀严重需更换整个设备,大大增加运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减弱换热介质对毛细管的冲刷,进而提高使用寿命的缠绕管式毛细管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可实现拆卸,进而便于清洗的缠绕管式毛细管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缠绕管式毛细管换热器,包括有壳程筒体;设置在壳程筒体两端上的第一管板、第二管板;第一管箱、第二管箱;设置在壳程筒体内的毛细换热管,该毛细换热管的两端与第一管箱、第二管箱相连通;及供壳程介质进出的壳程入口接管、壳程出口接管;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若干个设于壳程筒体内的支撑筒,各个支撑筒的两端分别支撑在第一管板、第二管板上;且各个支撑筒内外套设并与壳程筒体之间同轴分布,相邻两个支撑筒之间留有间距;
所述毛细换热管对应支撑筒有若干组,各组毛细换热管沿着支撑筒的轴向方向螺旋绕设在各自对应的支撑筒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海石化建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镇海石化建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280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强热量回收的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壳管式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