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机吸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27579.5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7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任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鑫飞亚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2 | 分类号: | B29C45/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吸盘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吸盘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注塑机吸盘结构,包括吸盘体,呈环形中空结构,其具有吸附端与抽离端,所述抽离端的表面具有靠近内圈一侧开设有环形缺口;罩体,呈两端开口的喇叭状,其一端固定设置在上述吸附端的外侧,且上述环形缺口沿径向位于上述罩体的内部;触手板,沿周向等间隔的固定设置在上述吸附端的表面,其与上述吸附端连接的一端面为开口式;抽离孔,开设在上述触手板的另一端面上;外垫圈,固定设置在上述吸附端外边缘的位置上;内垫圈,固定设置在上述吸附端内边缘的位置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工件表面多个位置进行吸附,提高吸盘结构对工件的吸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吸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注塑机吸盘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注塑机出料机械手是实现注塑机自动化运行必不可少的结构之一,其主要用于在材料加工完成之后,直接将材料从注塑机内取出并放置到指定位置。
目前,现有注塑机出料机械手一般由机械臂和吸盘组成,机械臂通过多角度运动实现对材料不同位置的搬运,而吸盘作为注塑机机械手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在机械臂运动过程中,始终有效保持吸附材料的功能,因而,吸盘的吸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材料出料的效率;
目前,现有的注塑机吸盘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为了确保夹持的稳定性,通常采用多个吸盘对材料的不同位置进行夹持,该种方式,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夹持稳定性,但是,由于各个吸盘作为单个个体,其对材料的吸附点较为单一,当该吸附点出现故障之后,该吸盘就无法有效对材料进行吸附,进而使得吸盘由于吸附点的单一性,造成吸附效果较差的问题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机吸盘结构。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注塑机吸盘结构,包括:
吸盘体,呈环形中空结构,其具有吸附端与抽离端,所述抽离端的表面具有靠近内圈一侧开设有环形缺口;
罩体,呈两端开口的喇叭状,其一端固定设置在上述吸附端的外侧,且上述环形缺口沿径向位于上述罩体的内部;
触手板,沿周向等间隔的固定设置在上述吸附端的表面,其与上述吸附端连接的一端面为开口式;
抽离孔,开设在上述触手板的另一端面上;
外垫圈,固定设置在上述吸附端外边缘的位置上;
内垫圈,固定设置在上述吸附端内边缘的位置上;其中:
上述外垫圈与上述内垫圈的厚度均大于触手板的厚度,上述外垫圈与上述内垫圈均为具有弹性的橡胶垫圈。
进一步的,上述抽离端呈锥形。
进一步的,上述触手板与上述吸盘体内圈之间的距离大于其与外圈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上述抽离孔至少为两个,且位于同一触手板上的抽离孔为偶数个。
进一步的,上述外垫圈外侧面沿轴向等间隔开设有至少一个的V型槽,且至少一个的V型槽之间首尾相接。
进一步的,上述外垫圈的厚度小于上述内垫圈的厚度。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塑机吸盘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当吸盘体吸附工件时,通过设置多个触手板配合吸盘体的内圈内腔同时产生负压,使得一个吸盘体可同时对工件表面多处进行吸附,相对于传统吸盘只具有一个吸附位置而言,该种注塑机吸盘结构吸附工件的稳定性和效率都有明显的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鑫飞亚模塑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鑫飞亚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275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解臭氧水模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喷漆装饰材料的装置